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年初至今,中山虾农因投养南美白对虾成活率普遍偏低而遭遇损失。近日,中国水产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家松博士前往民众镇为养殖户和农技人员授课。张家松指出,传统虾塘将被室内工厂化养殖取代;近期,虾农应采用一系列“治标”办法提高对虾成活率。
今年中山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约14万亩,占全市养殖水塘的三分之一。与相邻地区相似,南美白对虾在中山也碰到养殖难题——病害增多,对虾成活率普遍偏低。据统计,今春以来,中山市第一造对虾的成活率低至2-3成,遭遇近20年来少见困境。
张家松认为,该困境由水质污染、病害增多、虾苗质量良莠不齐、天气变化频繁而造成。长远根治的办法,是采取室内工厂化养殖方式,取代传统虾塘。张家松表示,近期而言,中山虾农可采取4项“治标”办法应对。首先,投放种苗前充分处理虾塘的污积物,每年翻晒虾塘。其次,做好增氧和排污,确保水源没有被污染。第三,建议养殖户带着显微镜去选购虾苗,在显微镜下选择腮部没有污垢物、肠道没发红发炎、肢体完整的虾苗。最后,投放虾苗时,每亩控制在5万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