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海洋大学海洋学院“碧海蓝天”队在文昌翁田基地调研。(“碧海蓝天”队队员符天山摄)
海洋大学海洋学院“海角七号”队在陵水县新村镇调研。(“海角七号”队队员梁春摄)
7月19日,海南大学海洋学院两队20名学生从各市县调研归来,他们参加了“水产中国全国高校大学生行业联合调研活动”,对本省的水产养殖业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呼吁成立水产养殖协会,完善水产品质检体系。
石斑鱼市场供大于求 渔民缺乏技术指导
7月13日,海大“碧海蓝天”队和“海角七号”队两个调研队伍同时出发,到水产养殖业较发达的海口、文昌、儋州、万宁、陵水等市县进行实地考察,在7天的时间里,他们走访了各市县渔业主管部门、苗种生产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大型养殖基地,分别对南美白对虾和石斑鱼的养殖情况进行了调研。
“海角七号”队调查报告指出,海南省石斑鱼主要的养殖品种有珍珠龙胆、龙胆、老虎斑、青斑、东星斑,由于养殖户越来越多,市场出现石斑鱼供大于求的现象,今年石斑鱼价格有所下降,而青斑养殖甚至出现亏本,很多青斑养殖户已经打算转变石斑鱼养殖类型。但总体来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一般小型养殖户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能赚十万左右。
队长梁春说:“这次调研收获很大,调研中很多前辈和我们分享了宝贵的从业经验,我们提前了解到了水产养殖行业的现状,并发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他提到,养殖户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找不准病源,不知道如何处理病害。因为在海南,石斑鱼的专业养殖人员比较少,养殖户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本地渔民,在处理病害方面只能是靠当地的“土专家”。
养殖户环保意识淡薄 基层质检体系薄弱
“碧海蓝天”队队长符天山介绍到,今年3月,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在海口成立,将分散的养殖力量集中起来,该协会会长王博文近几年一直在探索“零换水”养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大多数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仍然十分薄弱:“污水排了就排了,没有什么大不了。”
调研报告指出,水质的污染来源主要是渔药。目前,渔药市场不规范,存在着大包换小包的作假现象,很多生产产家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鱼药有切实的作用,还会带来附带的伤害,养殖户自己也不能辨别渔药质量好坏,甚至存在某些个体或小型养殖户乱用药的情况。
队员们为此走访了市县的渔业主管部门,部门称人手、权力有限,很难做好对水质的监测与评估的工作。“如果没有渔业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水质污染的情况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符天山皱着眉头说。
呼吁成立石斑鱼养殖协会 规范虾苗生产市场
在调研过程中,“海角七号”队副队长沈梦圆发现,海南有这么大石斑鱼养殖产业,却没有一个石斑鱼养殖协会,在养殖生产中出现了什么疑问,只有向邻近的养殖户讨取经验,“没有一个技术经验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更别提有什么互相督促机制促使行业健康发展了。”据队员考察了解到,政府只有为养殖户提供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在养殖和收成上关注少,渔业养殖保险方面投入少。他们呼吁成立石斑鱼养殖协会,保障渔民的利益,通过行业自律,促进石斑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海南省虾苗生产地主要在文昌,其他市县的虾苗主要从文昌引进,引进后进行自行生产、自行销售。“碧海蓝天”队在文昌翁田镇各养殖场调研时,许多渔民反映在虾苗引进方面有一些困难。由于无法对虾苗进行合格检验,对于大多数养殖户来说,他们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挑选虾苗。对于水产养殖这种高风险行业来说,这无疑又增加了一重风险。因此渔民们希望能统一虾苗进货渠道,或者是政府介入,规范虾苗生产销售市场,从而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