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四川成都双流县老龙村的堰塘边,上千斤死鱼在烈日的暴晒下散发出恶臭。守在鱼塘边上的张术明面带沮丧:“像这样打捞死鱼的日子,已是第十天了,捞起的死鱼已有上万斤了。”
因参加了水产养殖保险,张术明第一时间报案。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农险业务一部副经理吴毅立即赶赴现场查勘,“确定最终死鱼数量后,我们就把赔付金立即打到你的账户上。”听到这样的承诺,张术明踏实了许多,“有没有保险就是不一样,今后恢复生产有希望了”。
水产养殖是高风险行业,养殖户每天都要面对来自自然灾害、流行疫病、环境污染等的威胁,一旦遭灾很长时间翻不过身来。“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这句顺口溜,成都彭州的水产养殖大户宋伦祥深有体会。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养殖池水断流和渗漏,宋伦祥养殖的冷水鱼全部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万元,当地其他养殖户也损失惨重。
在宋伦祥的组织下,当地养殖户联名向政府建议开办渔业保险业务。随后,成都市政府委托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调研,决定按照“政府引导、自主自愿、市场运作、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从地方财政中拿出资金,支持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2010年8月,成都市正式印发《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首批在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双流县等5个区县试点,2012年扩大到12个。
试点之初,成都市渔业保险保费实行市、县政府和农户共同分摊原则,分摊比例额为农户承担28%,市、县两级财政承担72%。2011年开始,农户承担保费的比例进一步降至23%。同时,政府每年还会根据全市渔业保险承保经营情况进行定价调整,以控制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保险的利润水平。
渔业保险的推出,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养一亩草鱼应交保费410多元,但政策补贴后我们只需交47.5元。养一亩黄辣丁应交保费600多元,优惠后只交80元。”双流万户渔业专合社副理事长唐福元说。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政策渔业保险的参保户已占全市养殖户的65%。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