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现代水产种业“育——繁——推”的构架中,以工业化的理念与手段,提高规模化繁育的生产效率是确保品种优良性状、稳定苗种生产、提高生产效益的必然要求。
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 徐皓
我国水产苗种繁育设施开始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是伴随着养殖品种的规模化发展而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产业水平整体上处于设施化生产的初始阶段。
设施系统以流水型水泥池和育种池塘为主,鱼池和相关设施大多陈旧老化,科技含量不足,技术更新速度缓慢,繁育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预知性较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在石斑鱼苗种供应上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此后各国开始针对鱼类繁育的特殊要求,开展循环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已成为水产苗种繁育与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
在我国现代水产种业“育——繁——推”的构架中,提高规模化繁育的生产效率是确保品种优良性状、稳定苗种生产、提高生产效益的必然要求。以工业化的理念与手段,将水产生物的苗种繁育技术与非生物的设施设备及系统管理技术进行工程化集成构建,建立符合农业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水产苗种繁育设施模式,是提高规模化繁育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保障。其主要内容是:
1、繁育环境的工程化构建:根据不同品种自然繁育阶段的生态环境学要求,对溶氧、温度、盐度、浊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进行系统性构建与控制,使其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打破季节、地域等环境因素对生产系统的限制,创建工厂化生产环境。
2、繁育条件的精准化调控:根据不同品种自然繁育阶段的生理学要求,对亲鱼养殖、鱼卵孵化等环节的水流流场、水温变化梯度进行精准化调控,以控制产卵周期,提高孵化鱼苗品质与成活率。
3、繁育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利用现代数字化装备技术,对繁育环境构建的主要理化指标、繁育条件变化的主要过程进行数字化实时监测与控制输出,对繁育过程中亲鱼、鱼苗的生理行为进行录像记录,对鱼苗、鱼种数量进行数字化计量,从而提高整个设施系统的精准化水平。
4、繁育产品的物联网构建:围绕品种优良经济性状保持,将良种性状基础信息,亲本信息,亲鱼养殖与催产信息,繁育过程环境、条件、状态信息,繁育过程投入品与管理信息、鱼苗出场与运输信息等,进行采集、处理与携带,从而构建可追溯的良种质量管理系统。
5、繁育生产的标准化建设:以良种性状鉴别、亲鱼养殖管理、繁育过程管理、投入品管理、苗种输出管理为主要环节,构建操作规范,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