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傅衍:育种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Genus 集团的案例
在企业的研究和开发中,通常应该把研究放到与大学的合作中去,企业自己只做少量的研究,而做大量的开发。
文/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傅衍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一个技术型的企业或技术生产型的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尤为重要。在我国技术转移渠道还不够畅通,高校的研究与企业的应用也常常脱钩,所以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尤其重要。
在畜禽养殖行业中,育种公司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属于技术型企业,其技术创新的能力决定了育种公司的竞争力。Genus集团旗下的PIC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种猪公司,旗下的ABS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种牛公司,Genus集团持续地投入研发、不断地创新技术,从而引领了动物育种领域的技术创新之路,其经验值得我国育种企业的借鉴。
Genus原拥有三个独立的研发实验室,为了整合研发资源、提高研发效率,Genus通过合并最终组建了Genus威斯康星研发中心。Genus的100多位研发人员中,研究领域覆盖了分子生物学、数量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动物医学、动物营养学、生殖/繁殖学及肉品科学等。他们中有50多位具有博士学位,有的还是所在领域的知名专家。Genus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约为3400万美元,其中约600万美元用于基础研究,2800万美元用于应用研究。
Genus与全球50多所科研院校有合作关系,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联合申请及合作研究项目是最主要的形式,根据需要Genus公司也常常下达项目给大学教授,这就很好地利用了大学充足的研究资源。人员的交流又是另一种重要的合作形式,PIC公司有时也接受进修生或联合培养博士生。为了避免纠纷,Genus会与当事人签订有关的保密或知识产权协议。当然Genus集团也会直接从高校或科研机构引进高级人才来充实自己的研发队伍和管理队伍,他们中既有兼职的,又有全职的。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Genus非常重视应用技术的研发,至今已获得100多项技术专利。除了研发了一大批实用技术外,Genus-PIC还培育了20多个完全由PIC公司拥有的基本品系,这些基本品系的组合和配套能够满足全球不同市场、不同的客户的需求。
Genus关注的不仅仅是某几个性能指标的提高,而是整个产业链效益的增加,如从种猪的遗传改良、商品猪的生产、屠宰、加工、销售、直到消费,Genus-PIC追求的是每个环节都有增值,最后为消费者提供使其满意的猪肉。为此PIC建立了一支很强的肉品专家队伍(有10多人),与屠宰及加工企业密切合作,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为遗传改进带回信息。
区别于许多育种公司,Genus有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1983年PIC在美国收购了一家养猪服务公司,从而开始了PIC服务体系的建设。PIC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包括场地选择和评分、规划建场、人员培训、定期访问(包括各生产环节的管理及兽医服务)等。为了保证种猪的安全健康,PIC公司还拥有自己的种猪运输车队,为客户送猪上门。
Genus始终把“种”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一核心。另一方面围绕品种的一系列育种技术,包括数量遗传技术、分子遗传技术、基因组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以及遗传信息系统(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等在不同的畜种中或多或少是相通的,为了提高研发投入的效率,Genus公司还将继续向多畜种的育种公司发展。目前Genus公司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种猪公司及全球最大的种牛公司(包括奶牛和肉牛)。
Genus集团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连接科学、技术和产业的接口,其技术创新之路与我国推动的以企业为科技创新载体的政策是相一致的。特别是技术型企业,必须走进研发和创新的第一线,提出产品或项目,组织大学或研究机构开展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在企业的研究和开发中,通常应该把研究放到与大学的合作中去,企业自己只做少量的研究,而做大量的开发。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