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东平湖上两位年过七旬的老渔民一直担心,长江水来了,湖面涨了,他们的养鱼生涯将会画上句号。
山东南四湖和东平湖是南水北调山东段重要的调蓄水库,作为长江水的再分配控制点,调水水库的水质直接影响到下游线路的水质。记者走访湖区发现,为了保证水质,渔民忍痛撤网,上岸谋生,而当地渔业部门也在推动渔业由拉网撒饵的粗放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型。
过去拉渔网撒鱼饵,湖水不堪污染
南四湖和东平湖是南水北调山东段重要的调蓄水库,其中长江水到达东平湖之后,分成两支,一路穿过黄河向北输水,另一路向胶东半岛输水。作为长江水的再分配控制点,调水水库的水质直接影响到下游线路的水质。
不管是南四湖还是东平湖,过去都有大量渔民布网搞养殖,将竹竿插到湖里,然后在中间拉上渔网,放鱼苗,撒鱼饵。这种过度养殖、滥撒鱼饵等不合理的养殖方式严重威胁到调蓄水库的水质。
“听说在卫星地图上看南四湖,很多区域就像密密麻麻的地面,很少能看到连片的大湖,而那些所谓的地面,实际上就是网箱和网围。”微山当地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跟南四湖相似,以前站在东平湖岸边放眼望去,也是密密麻麻的竹竿子,在众多渔网的围攻之下,湖水一片浑浊。据当地渔业部门介绍,东平湖内一度发展了4万亩网围、2.95万架网箱水产养殖。
探访 拆除20万亩网围,湖水又能见底了
几年前,南四湖和东平湖的渔业管理部门开始撤网,逐步限制湖区渔业,由“以水养鱼”变为“退渔养水”。
如今,湖区已经大变样。走访期间,记者乘坐一条小船,跟着当地渔民一起泛舟进入东平湖湿地。开船不到10分钟,一大片的芦苇荡展现在记者眼前,湖水清澈见底。“以前这里到处都是渔网和竹竿,鱼饵撒得多,湖水也给弄浑浊了。”渔民感叹道。
这番美景的出现要归功于湖区的限渔措施。据了解,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泰安市东平县先后整治拆除网围1.85万亩、网箱9600架,将10000亩网围、9850架网箱由投饵性养殖转化为清洁养殖生产。
一场清网行动也同时在南四湖展开。“我们保留规范了8万亩网箱和网围,实行集中规范养殖的方式,同时清除湖面网箱、网围养殖面积19万亩。”微山渔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渔民“每次听游客赞湖美,心里都会一乐”
在退渔还湖的过程中,湖区的几十万渔民无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43岁的张明安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土生土长的微山人,在南四湖没有治理之前,他过的就是典型的渔人酒家的日子。如今他不能再养鱼了,湖边上的小酒家也停业了。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出去打零工。
永胜北村是微山湖区一个典型的渔业村。刘培雪是永胜北村2组的村民,2012年3月前,她的外塘(指湖面上)网围养殖面积达200亩以上,平均每年能够净赚10万元左右。因为土方法养鱼蟹对湖水有污染,去年3月份就开始拆了。如今刘培雪和丈夫卖掉了住家船,到永胜社区买了一套117平米的商品房,开始了陆居生活。丈夫经村里介绍重新创业,去了正在建设中的永胜煤矿打工。
“永北村外塘网围养殖的面积2012年3月前已经发展到20000多亩,后来压缩到3000亩,这个数字和社区里的永南、微西、渭河其他3个村一样,每个村都是从200多家外塘养殖户缩减到40多家或者50多家。”永胜北村党支部书记刘林举说。
今年55岁的东平湖渔民徐福民则改行做了旅游船司机,“五一”假期,他每天都要开七八趟船,每次听到游客赞美东平湖风光好,他心里都会高兴,“这里面也有我的一分功劳。”
转型探索生态环保养鱼模式
限渔并非完全等同于禁渔,当地的渔民和渔业部门也在探索更加生态、环保的养鱼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又不造成污染。
早在2012年,济宁市政府就邀请相关渔业及环保专家制定了《南四湖渔业功能区划与养殖总量控制规划》。其中规定了常年禁渔区、生态修复区及生态养殖区等。同时要求,河蟹生长期内全部投喂湖中天然饵料生物,养鱼区开展非投饵性鱼类养殖。
而在微山县鲁桥镇七村,已经养殖乌鳢很多年的村民老张翘首企盼,乌鳢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完成后,他能分到一个大约5亩大小的池塘,比他现在的池塘要大上一倍多,还将获得技术、销售等诸多方面的支持。
微山县副县长刁云强说,鲁桥镇有养殖乌鳢的传统,被称作乌鳢之乡,在这里很多村民都自己挖池塘养殖乌鳢,但是由于各自为政,池塘有大有小,而且很多养殖废水都是直接排进大湖,造成污染。
根据《东平县“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东平县也将建设东平湖生态渔业区、优质鱼养殖渔业区和观光休闲渔业区。到2015年,东平湖淡水鱼产品全部达到绿色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