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科学发展新山东——第八届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区紧抓黄蓝两大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快现代渔业项目建设,现代渔业养殖业成为群众增收新亮点。
在泥质沙滩能养殖海参吗,又是怎么个养殖法?来自东北新闻网的记者王龙生带着疑问采访了当地海参养殖企业。
“这是长了两年多的海参,现在市场价在75块钱一斤。”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宁超峰随手捞起了两只条10余厘米长的海参,给采访的记者讲起了他的养殖经。宁超峰介绍说,在示范区养殖的海参都是精品,每亩水面可产鲜参100公斤,产值可达万余元,效益是养殖虾蟹的10多倍。
“但是在3年前,这里除了大片野生着碱蓬的荒滩,只有零星散布的少量虾池。由于养殖管理方式粗放,不仅经济效益低下,而且水质污染严重,养殖户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这些问题,分析形势、研判利弊,东营市和垦利县确定了“循环利用海水资源、高效生态开发滩涂”的现代渔业之路。
随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昔日盐碱滩上建起的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已成为当地蓝色经济的“聚宝盆”。
据介绍,示范区规划面积30万亩,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开发海参养殖区9万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滩涂养殖区,年可实现收入12亿元。
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海参精养池、水库、泵站、海参育苗车间以及其他生产附属设施,整个项目计划2012年10月全部完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鲜活海参400万斤,年对外销售优质海参苗30万斤,年产值3.2亿元,利税1.5亿元。
在黄河口现代渔业区,提高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这里的标准养殖区实行灌排分设,海水通过自然潮汐被引入防潮大堤内的条型蓄水库,再提灌到沉淀泥沙、净化水质的专用池塘,然后,通过独立输水灌渠沿途进行分流,导入一座座百亩成方的海参养殖池塘,进行海参养殖;随着淡水的逐渐蒸发,海参池内的海水卤度逐步提升,而后被置换排放出来,再被引入虾蟹、卤虫养殖池塘;随着海水卤度的进一步提升,养殖尾水进入原盐生产区晒取原盐,提取溴素,全部实现了高效利用,没有污水流入海洋。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