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图为:好大一只小龙虾。
湖北是小龙虾养殖第一大省,往年都是鄂虾往外走,风风光光的,乘汽车,坐火车,搭飞机,被送往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餐桌和加工企业的流水线,今年不知是咋个搞的,外地虾都坐飞机到武汉来了,咧是么回事呢?请看本报记者的调查。
有媒体报道,素以盛产小龙虾闻名的湖北,却让来自成都的小龙虾爬上餐桌。南航湖北分公司货运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外省小龙虾流入量平均每天都有四五十件,少则800公斤,多则上千公斤,大多来自成都。
为何会出现这一“反常”现象?记者近日试图一探究竟。
小龙虾持续火爆消费市场
5月25日傍晚5时许,赤壁市闹市广场,大排档早早摆开桌椅,迎接食虾客的到来。“潜江小李子”油焖大虾店的老板娘小李,忙不迭地招呼客人,将餐桌摆到了步行街对面。她介绍,每盘88元至108元的小龙虾,平均每天卖25公斤至35公斤。
这样的店,一溜儿开着10多家;数十步之外,隔着一条马路的广场,数十个主销小龙虾的夜市摊点,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中营业。
知情人介绍,这些虾店,均是近两三年开张,每年经营5个月,生意好的,一个夫妻店可赚纯利约15万元。省内潜江、赤壁、武汉等小龙虾主产地,小龙虾餐馆如雨后春笋,仅潜江今年新增虾馆100多家。
小龙虾红火完全是食客吃出来的。近10来年,食客吮吸咀嚼中,小龙虾从外来入侵物种,摇身一变,红透消费市场。目前在国内一线城市,大规格小龙虾单只超过25元。
在国际市场,我省小龙虾畅销欧美,出口量跳跃式增长,去年达1.66万吨,价值1.69亿美元,每吨价格超过1万美元。
餐饮与加工环节争抢虾源
5月24日上午9时前,监利县汴河镇南河村虾贩陈宝林,已付给虾农150900元虾款。每年3月末至8月中旬,陈宝林每天的收虾量达2至4万公斤,高峰时所需流动资金达50万元。
陈宝林将虾分成6个等级,30克以上的大虾,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20克至30克的中等虾,省内餐饮市场;20克以下的则主销省内加工企业。综合看,70%为小规格虾,主要卖给企业。
加工出口与国内餐饮消费两个市场均火爆,直接导致了虾源争夺战。
在潜江,主要生产虾仁、整肢虾、辣粉虾的莱克水产公司,近3000名工人在忙碌。收购、清洗、蒸煮、剥壳、急冻、包装。为了抢抓生产旺季,工人们吃住在公司,有的甚至放弃中餐,每天站立工作10至12小时。公司办公室主任修齐介绍,龙虾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自2005年出口630万美元起步,去年出口量已增至1.1亿美元。
、
省外加工企业悄然将争夺虾源的触角扎根我省。
位于监利县的天宏水产有限公司,500名工人每天加班加点生产虾仁。监事长方春林介绍,公司主要为江苏宝龙公司做贴牌产品,估计今年加工的成品将达1万吨,同比增长25%。
争夺资源的背后,除了巨大的利润诱惑外,实质在于小龙虾的产量满足不了需求。
省水产局产业处处长叶建刚介绍,去年,我省小龙虾面积450万亩,产量30.22万吨,约占全国小龙虾产量的65%,小龙虾产品出口量约占全国7成。但从加工产能上看,全省有37家年加工能力超过5000吨的企业;仅莱克、德炎、华山、高龙、神鹭5家水产品加工公司的产能,就达21万吨,因资源有限,实际加工量仅13.7万吨。
另据省小龙虾产业协会秘书长吴本远估计,省内小龙虾餐饮消费量约10万吨,向江、浙、沪、京等地外销8至10万吨。
综合算账,餐饮与加工需求都吃不饱。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有小龙虾从四川蹦到武汉餐桌了。
苗种是最大制约因素
赤壁市食客万晓明发现,吃虾时间不断提前,小龙虾的个头却越来越小了。他分析,一方面,是大虾子流向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另一方面,是长期近亲繁殖导致种质资源明显退化。
在鄂州万亩湖畔大山村的田头市场,贩虾人王和松也有同感。虽说这几天仍能收购三四千斤,但7成是每斤50至100只的小虾子,大多直接卖到加工厂。在监利天宏水产公司,稍大些的被挑选出来做虾仁,小的被甲鱼养殖户回收当饲料。该公司以前用单重18克以上的小龙虾做虾仁,现在都是18克以下的。
需求火爆,供给却跟不上,这在当下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较为罕见的,业内人士认为,苗种是“瓶颈”。
省小龙虾产业协会会长、湖北莱克水产食品公司董事长郑玉林认为,小龙虾是外来物种,野生资源本来不多,近年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小龙虾大量近亲繁殖,体质变差,抗病能力下降30%,发生了质的退化。
从科研角度而言,小龙虾开发利用是最近10来年的事,如何增量提质,目前研发不够,成果有限。
品种选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今年2月,省政府斥资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龙虾产业繁育技术研究。今年6月的潜江龙虾节上,莱克公司龙虾种苗选育繁育中心将启动建设。
农民也在积极探索。鄂州的余国清、高彭保、张卫东等养殖户盘算着,等这一季忙完了,去鄱阳湖、洞庭湖买些亲本虾回来,改良品种,避免近亲繁殖。
去年,赤壁的吴孝明前往监利、洪湖、长沙等地收购部分种虾,投放在田里,摸索远距离杂交。今年,他田里出的虾,大虾占7成,亩均效益近3300元,明显高出其他地方。
相信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品种退化问题将得到化解,小龙虾产业会为农民创造更多财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