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脸又黑又瘦,和渔民们开各种玩笑,嗓子沙哑但嗓门不小,渔民敬酒她一口闷……如果不是别人介绍,谁能想得到这看起来如此“另类”的女人是大学教授?
顾晓英,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于浙江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长期从事水产种苗培育和水产养殖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2003年开始,作为科技特派员到了农村,从此,她一边科研,一边为农民服务……
虽然是宁波人,但难懂的台州三门话一点都难不倒顾晓英,因为她在三门县连续干了两届科技特派员,结束后又几乎每周都会三门县指导农民养殖。
2003年,顾晓英作为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下派到三门县沙柳镇。当时的三门县是浙江欠发达农业县,以传统种植业为主,1997年11号台风,让三门种植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三门县开始探索养殖青蟹。
当时青蟹养殖处于靠天吃饭,养殖存活率极低。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必金说,当时三门青蟹存活率大概只有8%左右,养殖户几万只幼苗下去,收成只有一点点。
顾晓英到三门后,为解决这个难题,就住在沙柳镇里,白天晚上都和养殖户在一起。
“育苗必须熬夜,24小时不能离开人,蟹一生要脱13次壳,每次的转化过程都要盯着,平均3个小时喂一次食。抗不住了,就只能抽烟提精神。我那时候烟瘾特别大,一天干掉两三包是经常的事。”顾晓英说。
在研究过程中,顾晓英探索出了“青蟹苗种暂养”办法,她首先在养殖池塘中进行围网暂养,让幼苗减少天敌地伤害,使得成活率从8%提高到22%,然后又开始专塘暂养,其成活率提高到了46%。
在青蟹养殖过程中,病害问题突出,顾晓英一边与各高校教授、博士一起开展病原、病因和药物研究,一边进行现场指导,她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因地制宜为渔民设计控制病害的方法,使渔民减少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专利产品青蟹免疫增强剂的应用,使青蟹越冬暂养成活率提高20%以上;将她主持的土池梭子蟹培育技术,应用到青蟹苗种培育中,使得苗种直接能够培育到3期仔蟹,对提高青蟹养殖成活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陈必金说,现在三门每年销售青蟹1万吨左右,而顾教授每年为三门县青蟹养殖创造产值上亿元。
2007年,顾晓英结束了三门县科技特派员的生涯,但三门县的养殖农民一碰到技术问题还找她,她有求必到,几乎每周到三门一次。
一般高校教师给农民培训都是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专业水准很高,但是农民接受度却不高,很多专业词汇难以接受,而顾晓英一般都先到基层了解渔民所需,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深受渔民的欢迎。
陈必金说:“"三门青蟹、横行世界!",这个产业,离不开顾教授的功劳!”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