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养殖新闻 > 综合养殖 > 渔药新闻 > 正文

EMS病原或为罕见副溶血弧菌

发布时间:2013/5/24 9:16:53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2)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对虾病害顶尖研究专家DonaldVLightner教授在称EMS病原是一种罕见的副溶血弧菌,中国国内部分对虾专家对其感染机理的说法仍持观望态度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对虾病害顶尖研究专家DonaldVLightner教授在称EMS病原是一种罕见的副溶血弧菌,中国国内部分对虾专家对其感染机理的说法仍持观望态度,一切有待Lightner教授公布其实验报告来详细解释。
  
  文/图《水产前沿》撰稿人 蔡章洁
   


EMS病虾

  5月1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对虾病害顶尖研究专家DonaldVLightner教授在GAA上称已发现EMS(早期死亡综合症)的病原是一种罕见的副溶血弧菌,因噬菌体感染该副溶血弧菌并引起其释放强的毒素。该细菌经口传播并定植在对虾消化道,产生毒素引起组织损坏,并造成对虾肝功能紊乱及消化系统障碍。
  
  笔者就此采访了多名对虾学术专家、技术服务人员,更多的人倾向于认同Lightner的观点,与弧菌相关并且具有中毒表现,但是具体的实验数据支持尚有待Lightner本人解释。而黄倢则认为EMS病因是YHV新型病毒,弧菌是继发性感染。
  
  EMS(EarlyMortalitySyndrome)一般译作早期死亡综合症,多发于虾苗放养7-30天,患病对虾体色呈白浊并微红,多数情况下肝胰脏异常肿大,质地松软,颜色呈淡白或淡黄色;部分患病对虾的肝胰脏明显萎缩,质地变硬。发病期间,患病对虾通常在池塘水面缓慢游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失去食欲,胃、肠充塞度极差,严重者胃肠呈红色。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从发现少量病虾到排塘,时间最短的仅2-3天。
  
  Lightner教授表示,EMS与AHPNS(AcuteHepatopancreasNecrosisSyndrome,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是描述同一种疾病。而肝胰腺坏死症(俗称“偷死病”)是多在养殖到60天以后发生的,多发生于高密度养殖环境,相对比较高温的地区。
   
  

  何建国:EMS发病症状更似中毒
  
  对虾发生EMS病害之后死亡速度之快,超出了病毒和细菌性疾病的研究速度,就其发病特点来看更像是中毒症状。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并不能否定他的观点。而就他所发表的结果看,与我们2010年倾向于认为中毒的观点也一致,但是他所认为的中毒方式我们也没有做过研究,不能否定他的观点。”何建国表示,对虾发生EMS病害之后死亡速度之快,超出了病毒和细菌性疾病的研究速度,整体来说比较倾向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副溶血性弧菌致病,第二个更倾向于中毒,引起中毒的因素可能与种苗质量的抗逆性下降有关,2010年对虾EMS发病有两个特征,一是,与土苗相比,进口一代苗发病几率大;二是,蓝藻成为优势种。
  
  何建国表示,Lightner教授的报告出来之后,会做验证性实验,如果他的观点不成立,也会原先的研究方向,没有影响。如果他的观点成立,有两个比较浅显的问题需要考虑,一是,这种罕见的弧菌来源是哪里?是什么途径造成了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病害?二是,这种毒素是不是只对小虾有作用,如果产生的毒素的毒性如此之强,并且经口传播,到养殖中后期是否会大量死亡?
  
  但是从对虾产业发展来考虑,更多的应该寻找检测以及防治办法。何建国建议农业部加强进口亲虾的检测,如果在亲虾中发现WSSV、弧菌和YHV,则坚决不予进口。养殖上消毒要彻底,如果真的如Lightner所说,噬菌体侵染弧菌而引起产生的毒素,那么早期消毒的时候将池底消毒干净,噬菌体也可以被杀灭。两个措施防控之下,就算有弧菌也没有噬菌体,有噬菌体也没有弧菌,就构不成病害。
  
  目前采用了许多杀灭弧菌的方式,但是还是不断在发生弧菌病害,对此,何建国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不断增多,“在偷死病的研究中,我们用6种抗性基因分别检测分离鉴定菌株携带情况,总检出率高达80%,其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率达17.0%,而养殖中所用的环丙沙星就属于此类,因此抗生素在预防上作用不大。”
  
  那么消毒为什么没有作用呢,因为我们现在消毒剂多采取水体泼洒的方式,而虾是在底部生活的,因此,一定要有底部消毒(笔者注,期间何建国多次强调一定是针对池底的消毒),用颗粒状二溴海因拌上干砂、干泥土投放水中,10-13天消毒一次,二溴海因是对虾类藻类刺激小,并且是微溶于水,会慢慢释放。
  
  “2011年、2012年对虾的主要病害依旧是偷死病和WSSV。消毒加生物防控基本可以应对偷死病和病毒病。”何建国说,现在生物防控效果不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一旦同时发生偷死病和病毒病,鱼类不会选择性摄食,发生偷死病和白斑综合症的一律摄食,因此彻底消毒控制好偷死病也是生物防控的基础;二是,养殖户在真正实践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标准放养。
  
  何建国透露,近期的研究中,在对虾体内发现另外一种细菌,这种细菌是用于杀灭昆虫的,昆虫和对虾都是节肢动物。但是关于此细菌的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
   
  

  黄倢:新型YHV或是EMS元凶
  
  这一基因型与现已发现的YHV的6个基因型均不相同,而在OIE水生动物诊断手册中的YHV检测方法对该毒株的检测灵敏度很低。
  
  “在我们的研究中,从多地患EMS/AHPNS的对虾中都检出了此前从未检出过的黄头病毒(YHV)一个株型,这一基因型与现已发现的YHV的6个基因型均不相同。”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倢认为这个新基因型的YHV有可能是这场病的元凶。
  
  据黄倢介绍,这一基因型与现已发现的YHV的6个基因型均不相同,而在OIE水生动物诊断手册中的YHV检测方法对该毒株的检测灵敏度很低,甚至检测不到阳性。2006年澳大利亚学者从泰国的凡纳滨对虾中分离的一株高毒力的YHV的一个基因片段的缺失在此基因型中也存在,这说明这个基因型对凡纳滨对虾可能具有较高的毒力。在感染实验中,患病虾匀浆液经微孔滤膜过滤的滤液能导致健康对虾在数天内死亡,表明存在病毒的感染。
  
  目前实验团队正在对不同地域的YHV毒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初步的测序结果表明,我国检出的该毒株存在明显的变异,这可能与凡纳滨对虾不断地引种有关。
  
  该病毒去年已向农业部报告,农业部已于去年年底向OIE进行了通报。目前黄海所的实验团队正在研发高灵敏度的检测试剂盒,研发工作已接近实用化,有望生产上只需简单的水浴锅或恒温器在1-2小时内就能高灵敏度地对该病原进行检测。但其灵敏度和对不同地理株的适用性等相关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黄倢的实验团队也曾在2010年从北海发生的EMS/AHPNS的病虾中就分离到了一株毒力高、抗药性强的副溶血弧菌,但他们怀疑该病原可能是继发感染。针对Lightner教授的观点,黄倢表示,“Lightner在原来的EMS/AHPNS病理学分析中认为细菌是二次感染,现在他们的研究认为噬菌体感染的副溶血弧菌是该病的病原,这个结论需要更多的分子流行病学证据的支持。
  
  总体来说副溶血弧菌的存在可能比较广,是否这种情况都能导致EMS/AHPNS这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当然,还有可能是这场病是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不同的疾病,我们最近在病理上注意到无菌的YHV感染的肝胰腺的病理特征和有菌感染的肝胰腺的病理特征存在差别,而这两种特征都包括在Lightner所描述的AHPNS的病理特征之中。”黄倢表示,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各种病因可能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流行病学信息全了之后,事情就会慢慢变得清晰。
   
  

  赖秋明:绿色弧菌毒力强
  
  绿色弧菌在养殖水体中均可经口感染对虾的消化器官,并可在对虾的消化器官中定植并生长繁殖,并且绿色弧菌比黄色弧菌具有更强的毒力。
  
  “Lightner教授的研究团队已确认EMS的病原是一株特异的副溶血弧菌,我很认同这个观点。2012年11月在宁波举办的虾蟹养殖研讨会上,我已谈到这个问题,根据我们这两年的实验研究和生产验证,我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认为一株变异的副溶血弧菌是引发对虾EMS的主要原因。”赖秋明依旧持原来的观点,认为所分离出的绿色弧菌是主要原因。
  
  赖秋明实验团队从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分离出一株弧菌优势菌株,在TCBS培养基上其菌斑的颜色呈绿色,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该弧菌菌株不同梯度密度感染南美白对虾。只要水中绿色弧菌的接种密度为2.5×104cfu·mL-1时,10天内的累计死亡率达到98%。死亡对虾的外表症状与“早期死亡综合症”基本一致,并从死亡幼虾的肝胰脏检测到大量的绿色弧菌。绿色弧菌在养殖水体中均可经口感染对虾的消化器官,有很强的感染能力,并可在对虾的消化器官中定植并生长繁殖。笔者认为绿色弧菌比黄色弧菌具有更强的毒力。并且,人工感染试验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受光照的限制,养殖水体中没有藻类,说明在没有藻类存在情况下,对虾同样会出现“早期死亡综合症”的症状。(详见本刊85页《南美白对虾EMS发病特点及防控》)
  
  往期相关报道
  
  《泰国对虾首席DrChalor谈虾病》(《水产前沿》5月刊)
  
  《聚焦对虾病害,或非病毒致病》
  
  (《水产前沿》2012年10月刊)
  
  《GAA:EMS病原已被证实》
  
  中国水产频道每日头条
  
  何建国建议的生物防控技术放养标准如下:
  
  草鱼生物防控技术:适用于对虾养殖密度5-8万尾/亩,在盐度8‰以上的水域,放养1kg左右的草鱼,30-50尾/亩,对虾养殖到10-20天就放草鱼。
  
  革胡子鲶生物防控技术:盐度6‰以下水域,放养250-500g革胡子鲶,40-50尾/亩。
  
  美国红鱼生物防控技术:对盐度没有限制,适用于虾苗放养密度5-8万/亩,放养60g左右的美国红鱼,50尾/亩,在放虾苗20天之后放红鱼。
  
  石斑鱼生物防控技术:针对日本囊对虾尤为有效,对别的虾不如日本囊对虾明显,石斑鱼最好是200g以上,放50-60条/亩。
  
  军曹鱼生物防控技术:15尾/亩,不能放多,放养体长为15cm左右的军曹鱼。
  
  同时,防止偷死病、细菌病以及其他附着生物,最好搭配养殖吃碎屑和藻类的生物,高盐度地区可放养篮子鱼苗,200-300尾/亩。低盐度地区放罗氏沼虾,30-40%的罗氏沼虾搭配60-70%的凡纳宾对虾,并且在放养罗氏沼虾40天后再放凡纳宾对虾。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6431 关键字:对虾,病害,副溶血弧菌,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评论列表  
  匪兵从良 2013/5/24 21:37:17
  在美国没有说是绿弧菌的时候怎么没见几个专家说是绿弧菌引起的病害呢!专家们的悲哀!
  海水骆驼 2013/5/24 21:28:25
  越来越为专家们悲哀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渔药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