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沙虫是广西沿海的特色产品,这种海鲜美食还是生态环境的见证者,沙虫对生长环境极为敏感,一旦污染便不能成活,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
近3年来,在北海市,小小的沙虫见证了碧海银滩仍然是人们喜爱的一片净海。
依碧海老行业获新生
4月9日,下午2时许,骤雨初歇,阳光微露。
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大冠沙海滩上,潮水褪去,露出大片的滩涂。
干净的沙滩上,一位老太用锄头轻轻地敲打着沙面,拨开一层薄薄的沙子,三下两下便往下挖出个沙坑。顺着一个冒着海水的洞口,再轻轻地刨了几把,粉红色的沙虫便露出尾巴,老太赶紧蹲下,右手扎进沙坑,手指头一抠,麻利地把肥硕的沙虫给拎了出来,扔到身旁的小竹篓里……
老太姓林
随着天气的放晴,陆续从村里走出一些村民,三五相邀,走下海堤,趟过海沟,穿越红树林,走到已退潮的海滩挖沙虫。
林老太的旁边,几位妇女合力在滩涂上筑起一道小小的沙坝,把海水挡在外面后,干起活来。
“靓仔,挖沙虫要看沙虫‘眼’,秘密可不能讲给你听。但是我同你讲,这两年沙虫多了。”47岁的张清霞是银滩镇下村人,从事这行已经30多年了,从找沙虫踪迹到挖沙虫她都独有一手。张清霞说,银海区沿海一带30多公里的沙滩都是附近村民挖沙虫的作业区。在2010年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沙虫越来越难挖。当时,每次赶海回来一般只挖得几两沙虫,而且因沙虫个头小收购价格偏低,经济效益不算好。而从2011年开始,村民发现,同一片沙滩上能挖到的沙虫越来越多。“来挖沙虫的不仅有本地人,还有外地人。特别是去年冬天,有些人1天能挖好几公斤。”村民梁芳几锄头挖下去,便捉到了一条沙虫。她说,这两年,大家每次赶海挖沙虫都满载而归,一般都能挖到三四公斤。而且,去年以来鲜沙虫收购价格每公斤在70元左右,价格不低。
对于沙虫变多的原因,村民议论纷纷。“以前挖太多。休养几年就多了呗,就跟休渔一样。”有人这么认为。“沙虫爱干净。以前那么多虾塘,一到春天冲洗虾塘,那么多药水都冲到沙滩上来了。还有城里的污水也从这里排出去,沙虫不少才怪呢。”一位姓谢的妇女则感慨。这两年,虾塘少了,没有城市污水了,沙虫就多了。
“你家原来不是有三个虾塘吗?”另一位村民笑道。“现在只剩一个,那么多村干部来做工作,说得我们家心服口服,现在知道环保的好了。”这位妇女说着,也笑起来。
一个小时过去,林老太竹篓里的沙虫掂量着已有一公斤多,这意味着她挣到将近70元。一年12个月,只要潮汐合适,不下雨,都适合挖沙虫,收入三四万元问题不大。
逐污水生态建设发力
“海滩上沙虫的增多,得益于海水的洁净。”据北海市水产畜牧兽医局高级工程师李芳介绍,沙虫是特色产品,只分布在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铁山港区营盘镇、合浦沙田镇等几个地方,由于沙虫对海水和滩涂环境的清洁度要求极高,如果海水、滩涂遭到污染,便不能存活,所以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据水产部门统计,2011年以来,银海区大冠沙至白虎头一带沿海滩涂沙虫等生物量出现了大幅度增加,也从侧面反映该片区域沿海滩涂环境的变化。
银海区沿海滩涂环境污染减少,生态得以改善,得益于北海市大力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按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的生态发展理念,该市围绕建设“生态北海、滨海人居”的生态宜居文明城市的目标,在铁路以南银海区辖区建设污水管网整治工程,先后开工建设了四川南路、广东南路等路段污水管网整治工程,对没有经处理就直接排入银滩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流、收集,通过泵站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入附近江河或大海,降低了排污对水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北海市政府对银滩镇沿海1.9万多亩虾塘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及依法征收,过去数以千万吨计的养殖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大冠沙至白虎头沿海一带海面的现象没有了。在加大对大冠沙滩涂保护力度的同时,政府还定期组织在大冠沙至冯家江一带滩涂上种植具有净化水质、抗浪护堤作用的红树林,增加滩涂的红树林植被面积。
海岸上生活污水实施截流和养殖污水实现断流,海滩涂红树林面积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使银海区沿海一带滩涂污染越来越少,为沙虫营造了良好繁殖和生长环境。根据环境监测部门近两年来对北海市辖区主要河流、水库常规水质监测和巡测成果,以及2011年对北海市部分水功能区补充水质调查的结果,北海市大部分水功能区总体水质达标。
而据北海市水产部门统计,不仅在银滩镇,营盘镇、竹林镇等几个北海沙虫主产区的滩涂沙虫等生物量都在由少变多,表明这些区域沿海滩涂生态环境也在不断优化。
拓思路解发展后顾之忧
赶海归来,村民们要穿过一片茂密的红树林。放眼望去,红树林向堤岸两边延伸,望不见尽头,不时看到几只白鹭掠过树梢。
“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欣赏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还能体验挖沙虫、抓螃蟹的渔家乐趣。”观赏长廊上,导游张小芳带着一群游客,对记者说。
“大学毕业就回来了,好几个同事都是附近村子的姐妹。”25岁的张小芳是银滩镇下村人,她说,2008年的时候,大冠沙开发建设了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她就是第一批原住民的导游。如今,虽然镇里的年轻人不再靠“赶海”挖沙虫手艺讨生活了,但挖海螺、挖沙虫、抓螃蟹、摸虾却成了最具有北海疍家特色、最受游客欢迎和体验渔家生活的新玩法。
近3年来,北海市区快速向南拓展,一大批建设项目也纷纷落户银海区特别是银滩镇辖区,不仅增加了当地百姓的就业机会,还拓展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出一条生态和谐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