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GSP周年体检
兵法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围城歼灭计,我有金蝉脱壳谋。在GSP刚实施一年多的时间内,过了GSP的药店、不过GSP的药店、由明转入地下经营的黑店、生产兽药的企业,无不为了能在水产药品市场上站住脚,抢夺市场立山头,力求拿到那份或白或黑或灰色的利润。
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通过了GSP认证的药店,目前看来,多少有点悲情色彩。愿意花钱购买各类设备、改造店铺的经销商,几乎都想老老实实遵循行业法规,踏踏实实做好药物经营。不过他们遵守规则,在一年的较量中,似乎被不按规则出牌的药店和企业围剿,从而处于下风。
未过GSP的药店不需增加经营成本就可照常营业,只要不把药物摆上货架,而是转至无人角落,黑店更是连税钱都省下。他们或明或暗,游走于池塘间,把合法的不合法的药物藏匿在偏僻的仓库,逃离了政府部们的监管。
一年多下来,渔药经销的规范化程度毫无疑问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同时水产药物销售渠道立马完全规范的愿景却并未照进现实。改变正在以渔药行业自身的发展逻辑徐徐发生,不过显然无法满足业者的期望,这才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最大的考题。
渔药GSP实施一周年调查
黑店冲击 成本增加
滋生“GSP无用论”
《农财宝典》利用一个月时间,走访调查了广东省内各水产品主产区102家通过GSP认证的渔药经营门店,实地了解其在GSP政策实施前后的经营状况,发现数字背后的一些实际转变。
2012年3月1日,GSP政策正式实施,按照过渡期两年不变的原则,对于那些还没来得及通过的经销商来说,还留有相对较长的准备期。
然而,作为一项规范行业环境的政策,GSP并没有在短期内让从业者看到利好趋势。大批原先的水产药品经销者,通过各种方法绕过GSP政策的监管,甚至不惜以非法手段经营,给GSP门店带来了相当大冲击。有正规经营者甚至自嘲:仿佛在短时间内,自己从一个规范经营的榜样,沦落为别人的笑柄。
正如GSP政策在酝酿之初,许多业内人士所担忧的,渔药产业链从上游生产到下游使用都处在散乱无序的状态,单抽取中间的流通渠道施以严格制度规范,尽管政策初衷很好,但实施起来不可避免会力不从心。一方面,固然与基层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有关;但另一方面,客观来说,这与渔药行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把GSP当成灵丹妙药,希望达到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效果,无疑过于乐观了。
一面是良好的政策初衷,一面是政策规范下的成本和利润逆行。作为近年来渔药经销领域最重要的一项政策,GSP正式实施一年来,究竟对渔药经销渠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GSP渔药经销门店有什么诉求,对主管部门又有什么期望?
《农财宝典》利用一个月时间,走访调查了广东省内各水产品主产区102家通过GSP认证的渔药经营门店,实地了解其在GSP政策实施前后的经营状况,发现数字背后的一些实际转变。
GSP药店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为全面了解渔药经营的整体状况,《农财宝典》记者从销售规模、资金链等多方面全面考察目前GSP渔药店的经营状况。
102名受访者的地域分布情况为,湛江地区霞山、赤坎、麻章、坡头、雷州、遂溪、徐闻共27家,阳江高新区、阳东县、阳西县、阳春市共18家,茂名茂南、电白、化州共14家,惠州惠东、博罗共12家,江门新会、开平、恩平、鹤山共9家,中山7家,汕头6家,广州、珠海各3家,佛山2家,肇庆1家。
销售规模情况,102家受访渔药店2012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的占27.45%,50-100万的占45.1%,50万以下的占27.45%,销售额度较畜禽兽药相对较小,但成增长趋势。
资金链情况显示,受访药店赊销比例在30%以下的占到50%,大部分渔药店赊销风险程度控制在安全线以内,个别药店赊销额达90%以上。
水东某水产服务部负责人小陈表示,近年对虾养殖成功率低下,一些赊销额度大、技术服务能力差的经营者已被慢慢淘汰,而养殖风险的增大也促使现在的经营者收紧资金链,并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
销量基本不变,成本陡然增加
在所调查的102家渔药店中,面对“通过兽药GSP认证后,您的销量增加还是减少”的问题时,选择增加的仅为18.63%。而这其中,销量增加的因素是否拜GSP政策所赐,还不得而知。而58.82%的受访者,销量未发生太大变化,更有22.55%的受访者的销量出现明显下滑。
而比照另一项关于“通过兽药GSP认证,给您带来的好处有哪些”的调查结果,则会更清晰考察出GSP对销量是否有实际影响。仅有7.77%的受访者选择客户增加,而占比最大的被调查者(占54.37%)选择了“其他”。在《农财宝典》记者进一步追问下,所谓的“其他”,多半指“店面更加整洁,形象得到改善”,更有受访者直言,选择“其他”,是因为没有感受到GSP带来任何好处。
销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伴随而来的是GSP所导致的成本上升。有药店老板在被调查时大倒苦水,认为GSP关于人员和财务方面的严格规定,迫使他们不得不聘请更多的专业人员应付严苛的检查,这其中所产生的费用,在以前完全不存在。某接受调查的老板坦言,现在打开店门,不管有没有销量,成本就要100多元/天,加上聘请财务等工作人员的各种开支,压力比之前大很多。调查结果显示,过GSP之后,老板们最大的烦恼,正是运营成本增加,所占比例达36.45%。
对于部分期望规范市场后,将非正规店挤出市场,从而弥补GSP政策导致成本上升的老板而言,他们的算盘打错了,怨气也由此开始累积。22.43%的受访者直言,黑店太多,影响正规药店的经营业绩。但由此得出结论说监管力度不够,也未免偏颇,有13.08%的受访者能明显感受到,GSP之后,主管部门登门检查的频率提高了。
上架药品种类减少 经销商更看重药品质量
《农财宝典》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药店都有一个明显变化,货架上摆放的药品数量比以前少了。是否真的是所售产品种类减少?事实表明并非如此。有老板表示,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应对频繁检查。“多一个香炉多一个鬼”,某老板如此形象地表达自己减少药品上架的原因。
如今渔药产品五花八门,即使通过GMP的正规厂家所生产的产品,也并非每一批次都实施了严格的自检,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调查中《农财宝典》记者得知,一旦在正规店抽检发现药品质量有问题,经销商就不得不面临该产品已售金额2—5倍的罚款。对于经销商们而言,大多叫屈。他们的理由是,既然厂家是通过GMP的正规厂家,作为经销商,自己也按照GSP规定准备了相应材料,为何产品出问题,受罚的却是经销商?
道理似乎站在了经销商这边,但是处罚也一样抛向了他们。好在就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保持这良性互动关系,厂家都有一笔风险备用金,专门用来应对此类事件,一旦药品质量被检查出问题,经销商只是徒添几分沟通之累。
为了应对检查,经营者选择改变产品结构。34.31%的受访者增加了非药品的经销种类。事实上,经销商对非药品的质量并无把握,只是非药品目前处在监管盲区,对经营而言更安全。在调查中发现,24.17%的受访者认为微生态制剂的质量最令人担忧,排在第二、三、四位的分别是消毒剂、内服类抗菌药、营养保健药,分别占比18.33%、12.50%、10%。
也正因此,经销商开始比任何时候都看重产品品质,利润反成了其次。在被问到“过了GSP后,寻求厂家合作选择代理产品,影响决定的主要两个因素是什么”时,“产品证照是否齐全”以及“产品的实际效果”成为被选最多的选项,分别占到27.46%和39.38%。
虽然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较先前更甚,但是选择产品的途径却并没有太大改变,在调查中发现,通过厂家业务员主动上门推销,依然是经销商接触产品的主要渠道,其次分别是熟人介绍以及媒体广告。这也就意味着,经销商在选择产品时,一面追求更好的品质,一面又处在相对被动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缺乏获取可信产品信息的渠道,可能令他们的选择产品时产生误判。
“黑店”冲击正规经营,更危及用药安全
通过GSP后,经销商对于正规且有确切疗效的产品的心理需求,变得迫切起来。推动这一变化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根据GSP政策,如果在经销商指导下用药,导致养殖事故,经销商必须负责。这对产品的含量及标识使用方法,有相当严格要求。但从目前看,厂家为了更安全地通过相应检查,往往在使用说明上,将用量按比例减少,甚至有厂家将药品包装成非药品销售,这给经销商辨别带来了一定难度。
除此之外,由于GSP的监管力度增大,早前建议加量使用甚至建议使用某些非常规药品的做法,正规店大多不敢再违规操作。但是,相对应的“黑店”则显得大胆许多,在水产领域无特效药的情况下,“黑店”甚至售卖禁药。与此同时,省去了门店以及人力的投入,成本相对低廉的“黑店”销售,在价格上也具备更大竞争力。
更让人头疼的是,“黑店”也在密切关注正规店的动态,经常售卖和GSP店同样的产品,并且通过价格争取客户,让GSP店老板有苦难言。在《农财宝典》的本次调查中,就有22.43%的GSP门店老板,将目前最大的烦恼指向“黑店较多”。
形同“走鬼”的非常规渠道,本应在政策监管之下灰飞烟灭,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正规店老板们担心,此种非法销售方式,会给水产品安全带来相当大隐患。有46.79%的GSP店老板认为,养殖户目前存在最大的用药误区是“不做诊断盲目用药”,而这个问题,如果严格按照GSP规定,应该较容易避免,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走鬼销售渔药,很少做严格诊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无须顾忌药品使用后造成的影响。
调查过程中,GSP店老板为此唉声叹气,有部分甚至表示,如果自己开分店,肯定会只卖非药品,这样不用再过GSP。
一个好的政策,意图改变的是整个行业的生态。从调查不难看出,GSP正悄悄地迫使从业者在甄别产品、改善用药习惯等方面向好的方向转变。
但毋庸置疑,也存在一些问题。按理说,加强对GSP门店的监管,是完全正确的做法。但在监管力量薄弱的情况,目前只能严查这批相对正规的经销者,反倒忽略了对各种钻政策漏洞,以非法渠道售卖产品的投机者,这不但造成不正当竞争,更可能侵蚀业界对GSP政策的信任。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