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日前,
福建诏安县四都镇大梧村举行虾池承包群众受益款发放仪式,全村3080位村民每人领到1722元,共计530.37万元。“村里的虾池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发包,群众直接受益,这样做公平合理,我们很满意。”领到钱的村民纷纷表示。
为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业,大梧村于上世纪80年代将1000余亩滩涂承包给70户村民建设虾池、经营海水养殖。2001年2月承包期满,但因当时签订的承包合同不规范,村委会与承包者对虾池建设及建筑物折价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因此虾池只能由原承包者按每亩200多元的均价继续经营养殖。虽然部分村民有意见,但因一时无法找到解决办法,只能作罢。今年2月28日,延包年限再次到期。村委会根据合同规定决定收回虾池,重新招投标。
为避免再次出现合同不规范,承包者、村民不满意的现象,这次虾池重新承包工作,做到承包事宜全公开,村民全程参与监督。四都镇干部多次到村里征求村民意见,召开村民大会,商讨虾池承包事宜。在村务公开栏上,清晰记录着整个虾池承包过程:1月30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公开投标方案;2月5日,首轮35口虾池成功招标;3月25日,第二轮40口虾池招标成功……
经过招投标,大梧村75口虾池全部招标成功,承包期为10年,每亩均价2000多元,是2001年延包时的10倍,共收到头七年虾池承包款1767.9万元。按照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承包款的30%平均分发给全村每个村民,每人分得1722元,其余作为村集体收入。
“公开公平公正、村民全程参与的招投标程序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消除了村民对村两委的不解,让村民直接受益,落标的原承包者也输得心服口服。”镇纪委书记陈挺锋说。
近年来,诏安县不断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建立15个乡镇招投标中心,为217个村建立台账,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让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3年来,该县共审核清退不合理、不合法开支45万元,公开招投标项目70个,增收节支2651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