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工作人员在对市场里的鱼进行抽查。(记者罗知锋摄)
要查清如何添加违禁药物很困难
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山仍无有资质的水产品检测中心
珠海查出“问题鱼”来自光明市场一事持续受到市民关注,但由于渔业部门对光明市场的抽检未有结果,到底违禁药物是哪个环节被添加仍未有定论。而前日被怀疑是“问题鱼”来源的“明记”水产档则指货源来自顺德,当地的一些水产品从业人员则称,水产品从鱼塘到市场的所有环节都有被添加孔雀石绿的可能,想要查清楚非常困难。
水产中介:
想查清问题鱼的来源很难
据了解,“明记”水产档的负责人马小姐称,他们鱼档的鳊鱼和鲫鱼一般是从顺德当地收购的,鱼档每天都会派出货车在当地的一些鱼中介的带领下直接到鱼塘收购。根据明记水产档提供的电话,记者联络上顺德一位名叫华仔的水产中介,他每天都会带“明记”到顺德各个村镇的鱼塘收鱼。
对于此次的事情他直言,想要查清出事鱼的来源几乎不可能。华仔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带车到顺德各地鱼塘边收购几百斤的淡水鱼,同一车上收购的鱼就有可能来自五六个鱼塘,“有时一个鱼塘的产量不够,就要再到其他鱼塘收购,而运输过程中都是装在一起的,因此就算是有拿货的单据,问题鱼到底来自哪个鱼塘也很难说得清楚。”
华仔说,自己在顺德做鱼中介多年,在2002年国家将孔雀石绿列为禁止药物之前,所有养殖户都会用孔雀石绿来对鱼塘进行消毒,而且对鱼还有部分治疗作用。但是随着相关法例的实施,现在当地基本无养殖户会使用,“现在在顺德很难买得到。以前的养殖户一直都有使用这种药品,现在检测出来的孔雀石绿很可能是以前的残留。”
他同时表示孔雀石绿能够使鱼的卖相更好,所以也有一些人会在运输的过程中使用,因此他认为这次事件目前很难说得清。
知情人士:
人手缺乏致抽检覆盖率低
在本次事件中,珠海抽检出有问题批次的鱼在市场上被全部销售一空,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未搞清楚“问题鱼”来自哪里。而记者了解到,相比起其他农产品,水产品的检验检疫问题似乎更让人担忧。记者从渔业部门获悉,中山目前对水产品的安全监测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但由于相关部门资源有限,覆盖率较低。
据了解,中山水产养殖面积大约35万亩,而每年抽检水产品10批次,每年抽测样本大概有400个,市海洋与渔业局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渔业部门用来做监测工作的人员只有8名,而且抽检工作都要进入到塘头,工作量非常之大,人手可以说是捉襟见肘,而且成本也非常昂贵。
据了解,由于中山没有自己的检测中心,每次都要将样本送到广州等其他地方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查。“检查一个项目平均就要500元,一个样本一般要检4个项目,这样就要2000元,加上采集样本的费用,算下来全年就要超百万元。”该负责人表示,这些几乎全部都由海洋与渔业局来负担,而这个还是低覆盖率之下的成本。
检测中心:楼建好了 设备人才成短板
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于历史原因,渔业的检验检疫资源较少,制度建设也相对滞后。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在不断推进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但仅有数家水产批发市场已对相关水产品试行产地标识准入制,仅处于起步阶段。
该负责人还表示,中山已提出建立专业的水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构想,但是由于资金、编制、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瓶颈,至今具备资质的专业水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仍未建立起来。但是目前已经有所进行,“楼已经建好了,但是设备、人才问题需要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