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达里湖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总面积238平方公里,是内蒙古第二大湖泊和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湖中盛产肉质鲜美的华子鱼和鲫鱼。达里湖冬捕一直沿用传统的捕鱼方式,在零下30℃左右的冰面上作业,世世代代延续至今,目前已成为达里湖一道亮丽的风景。
传统捕鱼法一网捕万斤
清代《口北三厅志》载:“所产华子鱼,每年三四月间,自大湖溯流而进,填塞河渠,殆无空隙,人马皆不能渡。”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今达里湖虽不见此种景象,但年产各种鱼仍达100多万斤,为赤峰市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
每年的12月中下旬,达里湖湖面的冰层厚度达到50厘米时,这里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冬季捕捞,是当地最繁忙的季节,也是达里湖渔场的黄金季节。由于独特的高原气候、特殊的苏打半咸水湖水质、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使得达里湖盛产的鲫鱼和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
达里湖冬季捕捞分为祭祀、捕捞和放生三个程序。在每年的捕捞前要进行隆重而神秘的祭湖。由德高望重的喇嘛集体诵经,萨满祭司着萨满服装,击鼓、唱歌、舞蹈。同时,摆香案,供祭品,点圣火,燃烟花,献哈达,来祈求长生天赐福,保佑今年捕鱼的丰收和来年的风调雨顺。
祭祀后就开始了古老而独特的捕鱼。渔民们首先在出网口和入网口凿开冰层,两口之间约1500米,然后在入网口两侧等距离依次开凿小冰洞,冰洞之间约20米,由两侧呈弧形通向出网口。然后,在入网口用两根长20多米的木杆牵着两张宽25米、长300多米的网扇沿冰洞向出网口穿行,网扇的尾部连接一个能容纳10万公斤鱼的大兜网,两根木杆到达出网口后捕捞便进入了拉网阶段。一般一网都能捕捞1万公斤以上,最多时,一网打出了6万公斤。达里湖冬捕从下网、打眼、走杆、拉网、出鱼,每一个环节、工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道风景。
此外,在捕捞后要进行吉祥而虔诚的放生。鱼出网后,买一条活鱼,双手捧着送到专门的放生地点,心中默默许愿、祈祷,将鱼放归湖里,重获新生,让万物生灵保佑放生人连年有余,事业如鱼得水,顺达平安。
达里湖冬捕
达里湖:野生百鸟乐园
达里湖旅游区位于克什克腾旗西北,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林地等多种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7月保护区正式批准挂牌,并已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达里湖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
保护区有着多样的生态系统及丰富的珍稀物种资源。从景观生态系统看,保护区由北到南形成了玄武岩台地——湖积平原——湖盆低地——风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观生态格局,与之相应的是台地平原及湖积平原植被——低湿地植被——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的有序分布。另外,加上以达里诺尔为中心的湖群景观、以达尔罕山和砧子山等组成的山地景观,为丰富的物种资源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
达里湖还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栖息着16目42科235种鸟类。其中有珍稀的丹顶鹤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26种,是国家珍稀鸟类保护区。这里鸟类最多的时节是春秋两季,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冰雪融化,青草萌生,候鸟成群结队从南方飞来栖息湖区,整个湖面百鸟争鸣,热闹非凡。数以万计的白天鹅,成群的丹顶鹤、玉海雕、鸿雁等珍稀鸟类在这里与水相嬉,与波共舞,景色蔚为壮观。而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各类候鸟陆续南迁,再度光临达里湖,其中以白天鹅和大雁居多。
达里湖上的鸟群
赤峰西部七老图山余脉,重峦叠嶂,逶迤东行。在山间峡谷、河流两岸的悬崖峭壁上,镌刻着一幅幅奇形怪状的古代岩画,映射出赤峰8000年来文明史的璀璨光辉。这些岩画较为集中地分布在阴河、百岔河两岸,因此有“百里画廊”之称。
阴河岩画分布在松山区绵延百里的区段上,共有百余幅岩画,人面岩画是百里画廊中最具特色的景观,总数占3/4。作为偶像崇拜而创作的人面岩画,构思精巧,造型古拙、粗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这些人面肖像品类繁多,有的浓眉大眼,络腮胡须,目光炯炯有神,威猛中透着神威;有的画面由多种形态各异的形象叠印在一起,神态有喜有忧,奇形怪状。还有肖像岩画,将面部轮廓舍去,眼眉鼻嘴任意夸张取舍,形成了一幅幅变幻无穷的脸谱世界。
百岔河岩画分布在克什克腾旗境内百岔河流域。共发现岩画140余幅。百岔河岩画数量最多的是动物岩画。岩画有猎入携犬狩猎图、骑马弯弓射鹿图、野兽侵人图、牛马驼羊奔突图、天体星云图等。画面有的构思精巧,线条流畅,造型逼真;有的以古拙见长;有的则抽象得难以捉摸。百岔河岩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生产史、生活史、文化史和宗教史等弥足珍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
赤峰岩画:神奇的“艺术画廊”
草原瑰宝——巴林石
巴林石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部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其学名叫叶腊石。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
1978年国家轻工业部才将巴林石矿列为我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正式命名为中国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为年轻,但因品质高,且产量逐年减少,升值潜力巨大,目前的市场价值已经高于其他的传统印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据了解,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巴林福黄石质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巴林石中鸡血石,有“草原瑰宝”之美誉,该石温润脆爽,软硬适中,宜于镌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赏之余,不禁产生丰富的遐想,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