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日前,山东烟台开发区大赵家村一家海参养殖企业订购的小型“机器人潜艇”入海试航,准备在4月后的海参收获季节,代替传统人工捕捞海参。这标志着,“海猛子”以命相搏入海捞参的历史将终结。
“潜艇”长4.5米、重达4吨,海底时速3公里,最大下潜深度可达50米,是武汉下岗工人张五一发明的。在潜艇前方有一根长约3米的白色塑料管,可以将海参“吸”进大网。
此前附近渔村一直依靠“猛子”下海捞海参。一位前来看热闹的“猛子”似乎并不担心潜艇会抢走自己的生意:“海礁乱石复杂,潜艇的机械臂并不如手工灵活。再说,一天的人工费是2000元,5个人干上5天,雇主才花5万,而这台潜艇要价30万,后续的维修和管理都是个问题。”
而发明人张五一却有另一套看法:“人工一天只能下去工作10小时,渔民容易患潜水病,且危险系数高,在有大潮水时还不能下潜。而‘潜艇’能24小时工作,这种持续作业也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捕捞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