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更北30公里海洋岛公司增长35%
獐子岛(14.20,0.02,0.14%)连续两个季度衰退的秘密。主营虾夷扇贝一季度亩产再降20公斤,冷水团2-8℃警报深水区尴尬
记者 黄剑/北京报道
2012年,獐子岛受制于虾夷扇贝“亩产下降较大”等原因,业绩惨淡,连续3年的高速增长就此戛然而止。其在过去的一年间亦因此饱受质疑。
2013年,獐子岛的首份“答卷”依然不如意。4月10日,獐子岛公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仍同比下降50%以上。
在经历了去年的“煎熬”之后,獐子岛2013年仍然面临考验。
虾夷扇贝一季亩产再降20公斤
獐子岛目前通过降低供应量依然占据着国内虾夷扇贝市场超过75%的份额。然而,其盈利能力在过去一年却跌至冰点,并一直持续至今。
根据獐子岛公布的业绩预告,其2013年首季净利润仅为4018万元—241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滑落了50%—70%。事实上,去年一季度,獐子岛净利润为8035.08万元,已经同比下降近3成。
而在整个2012年,獐子岛销售额10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为2.6亿元。其净利润同比下滑76.49%,仅为1.17亿元。其中,最后一季度亏损约1亿元,而前三季度净利润则同比滑落了3成至2.17亿元,而上半年虾夷扇贝业务毛利率为59.15%,同比下降约10.35个百分点。
此前,獐子岛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至2011年,其净利润增长了近3倍。如今,转瞬间“变脸”,各界对此一直狐疑不止。
獐子岛对此解释称,其业绩大减原因很多,包括底播虾夷扇贝亩产下降明显,浮筏养殖的鲍鱼受台风影响严重,与邻近企业的官司,以及市场环境等。
由于虾夷扇贝属獐子岛最大业务,一直贡献其6成以上的收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导致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虾夷扇贝亩产下降严重。
据国信证券水产行业分析师杨天明估测,獐子岛2012年虾夷扇贝平均亩产在50-70公斤范围之内。去年四季度虾夷扇贝单产则最低仅有30公斤/亩。这一数据远远低于其2011年的110公斤/亩,也不及行业平均90公斤/亩。
齐鲁证券研究分析,獐子岛主要利润来源“虾夷扇贝鲜销业务”今年同比表现依然不佳,一季度虾夷扇贝单产仅有55公斤/亩,比去年同期还要少20公斤/亩。其预计獐子岛2013年、2014年单产分别为58公斤/亩和75公斤/亩。
据理财周报记者调查,投苗前未做充分的海底测查直接影响了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的单产。
一名长期跟踪獐子岛的水产分析师告诉记者,獐子岛在投苗前并没有做足够的海底探测,以至部分不适宜虾夷扇贝生长和捕捞的海域被大量投苗,亩产由此受影响。
此前,獐子岛财务总监勾荣向记者介绍,公司进行海底探测只是部分抽样。
“獐子岛这几年虾夷扇贝底播面积扩张很大。以前都是近海,底质不错;2009年以后的新海,底质就没那么好。”中国海洋大学一名水产教授向理财周报记者说道。
据了解,獐子岛在2009年、2010年和 2011年投苗面积分别为70万亩、120万亩和134万亩。
獐子岛目前底播扇贝增殖周期为2年,为了提升单产,其计划将增殖周期延长至3-4年。对此,上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教授认为,延长生产周期,将提升虾夷扇贝的亩产,但其生长速率减缓,并占用海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
“很难说清楚虾夷扇贝亩产下降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近日,獐子岛一名内部人士在电话中向理财周报记者说道。
在獐子岛看来,其虾夷扇贝单产下降较大是由水深、水温、冷水团、底质、敌害、生态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獐子岛所在海域其他做虾夷扇贝的企业,去年都有稳定增长。
收获海域水深>40米
北纬39度,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0°C左右,这里海流通畅,海水远离污染。
几乎所有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水产企业人士均认为,北纬39度实为国内最适合的虾夷扇贝养殖地。
山东威海一家水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内虾夷扇贝一般集中在长海海域和山东长岛,其中长海地区海域环境更好。
辽宁师范大学的一名经济地理学专家称,海洋岛渔场浮游生物平均密度达到每立方米26.4×104个,其中浮游动物平均每立方米有2961个,而每立方米含叶绿素a为0.85毫克(据2009年数据)。虾夷扇贝底播养殖则全仰仗这些养料。
不过,海洋岛渔场的浮游生物并非均匀分布。
据獐子岛财务总监勾荣介绍,獐子岛扇贝养殖主要采用轮播轮捕方式,其2012年收获养殖场主要为2009年新开辟海域。
獐子岛亩产下降的原因除了投苗前对这些新海海底测查不足外,水深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催化其单产下滑。
“(因为它)虾夷扇贝养殖海域水太深。”在记者问到獐子岛亩产下降原因,南方一家上市水产企业老总如此回答。
公告资料显示,獐子岛2012年收获海域主要为獐子岛及海洋岛周边深水区。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慕永通介绍,深水区养殖由于水温较低,浮游生物较少,虾夷扇贝生长速度较慢,规格较小,亩产自然会下降。
一名水产行业分析师介绍,一般而言,30米水深以内均适合虾夷扇贝生长,5-10米水深最宜。而獐子岛2012年收获海域“水深很多超过40米”。
“超过40米水深,虾夷扇贝的生长速度,存活率都将下降,不适合生存。”上述分析师称。而海洋岛渔场位于大陆架水域,水深一般在20-70米,因为水浅,光合作用强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而日本北海道可以将虾夷扇贝底播至50米水深海区,是由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将海底沉积的无机盐上翻,使浮游生物得以大量生长,给海产供给足够养料。
同时,浅水区多为淤沙少的坚硬底质,且较为平坦,易于捕捞。而在深海区,獐子岛采用桁杆拖网采捕,由于底质崎岖不平,部分则淤砂较多,采捕率也受到影响。
冷水团2-8℃威胁
几个月前,理财周报记者初登悬于大连市东北长海的獐子岛。此时犹是隆冬季节,大连沿岸海面覆盖着厚达数十厘米的冰面,而长海海域却波光盈盈,水温一直在0摄氏度以上。
虾夷扇贝作为冷水性动物,对于温度是敏感的。
大连水产学院一名研究海水环境的专家介绍,虾夷扇贝的耐受温度大致为零下2℃到26℃,但适宜其养殖的的水温则为5℃至20℃。
“水温太低,养料就少了。水温高了,生理代谢会紊乱,超过25℃就不进食了,最终会死。”上述海水环境专家表示,虾夷扇贝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左右。
不过,据称比獐子岛更北30公里的大连海洋岛业绩却上涨35%。冷水团影响的合理性被质疑。
獐子岛所在的海洋岛渔场,表层水温年平均为11.8~13.5℃。除了水温,另一个影响底播虾夷扇贝生长的指标是海水盐度。
据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专家周界衡分析,虾夷扇贝生产可承受海水盐度范围为2.4%至4%。而长海海域平均盐度为3.186%。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一名专家介绍,獐子岛和海洋岛周围海域在夏季均会受到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而公告资料显示,獐子岛2009年以后新底播虾夷扇贝海区主要位于獐子岛南部的深水区。
这名专家解释,北黄海冷水团于每年4月初至中旬开始形成,由于冬季表层高盐海水急剧降温,海水冷却下沉;而随着夏季到来,上层海水增温降盐,深水区的底层水温维持在2-8℃左右,从而形成冷水团。
财通证券分析,獐子岛以南海域受控于北黄海冷水团,其虾夷扇贝适温生长时间较短,从而延缓了扇贝生长速度。故其2012年收获的虾夷扇贝与2011年同成本情况下,规格偏小,总产量偏低。由此导致每公斤平均成本增高,毛利率下降。
与此同时,冷水团的高盐度特征也影响着深水区底播虾夷扇贝的生长,其盐度多在3.2%以上。
北黄海冷水团的活动规律难以精准掌控,其所覆盖虾夷扇贝增殖区内日温度波动较大,这些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附近海域獐子岛等企业养殖虾夷扇贝的成活率。
台风厉损鲍鱼海胆业务
台风对于海产企业而言,亦不可回避。
一场大台风看似对底播虾夷扇贝影响不大,但它可以将浮筏吊笼养殖的虾夷扇贝、海参和鲍鱼等吹得七零八落,损失惨重。
在过去两年,獐子岛即因为4次台风,致其鲍鱼等产业受损严重。并因此陷入诉讼纠纷之中。
2011年6月、8月,台风“米雷”、“梅花”相继扫过胶东半岛附近海域。獐子岛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的荣成分公司遭受重创。
根据獐子岛其后陆续发布的公告显示,受台风影响,合计损失金额达1.06亿元。
其中,鲍鱼业务共损失9301万元,因台风死亡率同比增加17.9%,共死亡165吨,价值金额2297万元;丢失鲍鱼393吨,损失金额5817万元;损失用于鲍鱼饵料的鲜海带菜15000吨及自养海带菜5500吨,共计1187万元。
与此同时,獐子岛浅海底播增殖的马粪海胆则全军覆没,损失金额972万元;而养殖台筏物资及装备损失金额365万元。
更为糟糕的是,在6月份的台风中,獐子岛荣成分公司鲍鱼养殖网箱被台风冲入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公司”)养殖海域内。不久,獐子岛在向长青公司支付800万元保证金之后,进入其海域抢收被冲开鲍鱼等。
公告显示,獐子岛当日即被长青公司以受损失为由起诉,要求索赔金额达5920万元。并被青岛海事法院判决10日内再向长青公司赔偿3488.24万元,这直接影响獐子岛2012年净利润约3300万元。獐子岛不服,很快选择上诉。
近日,理财周报记者多次尝试拨打长青公司董秘王振华手机,以了解案件最新进展及其受损情况,但一直未能接通。据悉,长青公司主要从事海产品育种育苗、养殖和加工,自去年下半年始,计划上市募资投向浅海藻贝生态立体养殖扩产项目、新建海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人工鱼礁海参底播增殖项目。
獐子岛因为两场台风,总共损失金额近1.4亿元。而这也使其2012年净利润直接减少超过一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