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华源特种养殖公司大鲵基地
大鲵池
记者 李以国
核心提示: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量最大、最珍贵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特有的、与恐龙同时代的古生物物种。1988年,我国将大鲵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经营利用实行特许管制。我县民间养殖大鲵历史悠久,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逐渐成熟,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带动部分养殖户实现了致富增收。在保护和利用的同时,如何开辟开放性发展之路,推动大鲵产业化发展?本文将探访部分农民养殖大鲵快速致富的传奇,感受壮大这一地方优势产业所面临的诸多瓶颈,展望宣恩大鲵发展的美好前景。
目标:打造“中国大鲵之乡”
宣恩地处北纬30度,有优良而充足的水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大鲵生殖繁衍的理想家园,境内两大水系121条河流均有大鲵,其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1/5,是中国大鲵的主要原产地和主产区。
大鲵由于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保健和美容功效,被誉为水中“活人参”、“软黄金”,经济价值较高。同时因其作为国家级二级保护动物,独特的稀缺性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上世纪80年代,我县已有农户开始零星的养殖大鲵。大鲵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我县先后成立了骡马洞、火烧营、茶园等5个县级保护区,并将沙道沟白水申报为省级大鲵种资源保护区。随后,民间驯养繁殖大鲵的农户逐渐增多。
2008年,我县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促进保护”的指导思想,成立了县大鲵驯养繁殖中心和湖北宣恩大鲵保护协会。并以中心的名义,通过了省水产部门组织的大鲵子二代专家鉴定,办理了驯养繁殖许可证与经营利用许可证,养殖户以入会挂靠的方式,由中心委托会员驯养繁殖,使之成为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记者从县水利水产局了解到,目前,全县在高罗、晓关、珠山等乡镇,已有大鲵养殖户1500多户,大鲵存量约15万尾,价值超过2亿元。全县已建成大鲵繁殖基地5个,已有2个基地繁殖成功,年出苗2.8万尾。
据我县“十二五”大鲵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目标显示,我县将狠抓养殖能手、市场营销队伍培养,力争实现养殖规模达30万尾左右,将宣恩打造成名符其实的、品正质优的“中国大鲵之乡”。
传奇:部分农民搭上“致富快车”
今年47岁,家住高罗乡火烧营村2组的黄红文,是我县驯养繁殖大鲵的“吃螃蟹第一人”,成为业界的一个致富传奇。
1985年,黄红文看到村子附近因为沟壑纵横、溪流潺潺,适宜野生大鲵生长,便利用农闲时间,将其捕捉回家,投放到在经过仿生态技术改造的自家田地里进行人工驯养繁殖。1992年,他在全县率先成功繁育大鲵幼苗2000尾。随后,黄红文每年繁育大鲵幼苗1000多尾,除了自己养殖一部分外,其余的卖给周边养殖户,每年仅幼苗一项,收入15万元以上。
“由于驯养和繁殖幼苗得到成功,我比其他养殖户受益既早又多些,我可以说是宣恩县通过养大鲵的捞金第一人。作为农村人,养大鲵比做哪种农活都强!”黄红文的话里,充满了高兴和骄傲。的确,2011年正月,他出售10尾大鲵,结果卖得15万,让很多人羡慕得不得了。
他家通过养大鲵,新修了3层小洋房,全部换上了时髦的各类家电。去年,他花了几千元新修了从国道至家里院坝的车路,现在只等正在学驾驶的儿子一拿到驾驶证,就去买一辆高级轿车,享受享受生活。
和黄红文一样,晓关侗族乡蚂蚁洞村的张吉友也通过驯养和销售大鲵实现了“跑步致富”。
2004年,张吉友利用打工多年辛辛苦苦积攒的2.8万元,顶着胆量买了40尾大鲵精心驯养。之后通过不断卖成品鱼、购进幼苗的循环,他的养殖规模扩展到300多尾。
同时,他充分利用人缘好、口才好和世面见得多的优势,在搞养殖的同时,盯准了大鲵营销这块。将自己的大鲵和收购的其他养殖户的大鲵,卖往广西、陕西、湖南一带。每年下来,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如今,他已经在与晓关毗邻的咸丰县城,购置了价值超过100万元的两个门面和价值50多万的住房。
当然,黄红文和张吉友只是众多的大鲵驯养获益者代表。之前,由于养殖成本不是很高、养殖工作量小,老幼妇孺均可承担,全县的养殖户门绝大部分均获利丰厚,走上富裕道路。
难怪很多人见面打招呼不是问“你吃饭了吗?”,而是问“你家养了好多娃娃鱼?最近卖了好多钱?”。还有很多人都说,一年养一头猪,远远不如养一条娃娃鱼。甚至还有很多诸如一尾大鲵换辆摩托车、换台大彩电,10尾大鲵买辆越野车,买套房子的真实故事。
现实:养殖户遭受“冰火两重天”
2012年底,大鲵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遭遇寒流。“娃娃鱼价格跌得太快、太狠了!”采访中,很多大鲵养殖户都有这种感受。
“目前这个价格跌得还是偏快,以前种鱼价格最高单价卖到3000元每市斤,现在400元每市斤都还算好价钱。”4月1日,高罗乡金龙大鲵养殖公司负责人梁同艳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说。
他已经有12年的大鲵养殖历史,从以前的单一的驯养,发展到与朋友联合创办了集驯养、繁殖和销售于一体的公司。他已经感受到经济泡沫的逐渐破裂。
张良成是晓关侗族乡野椒园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大鲵养殖户。对于大鲵价格低迷情况,他有点担心和着急。他本来自己在2008年,因为大鲵死掉40多尾,给他造成经济损失20多万元。今年,又出现跌价情况,让他忧心忡忡。他告诉记者,去年价格好时,村里发展起来的30多户共养殖大鲵1万多尾。因为是散户养殖,而且部分村民是贷款养殖,抵御风险能力较差,有的开始产生想办法低价销售出去算了的想法了。目前,全村数量应降到6000尾左右了。而且可能还会减少。
在宣恩大鲵养殖行业里,赵如蒙是位排得上号的养殖能人。2007年,他看好大鲵养殖前景,处理掉经营了16年之久的广告公司,携来自黑龙江佳木斯的妻子,来到珠山镇甘溪村,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了华源特种养殖公司。
经过苦心经营和打理,公司规模日渐壮大,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其养殖情况,目前发展到1万余尾。对大鲵的价格的低迷,他“嗅觉”很灵敏,也略显焦虑。
就其中原因,他认为,一方面是目前大鲵市场销路不宽,供大于求造成;同时,也应该是大鲵价格趋向正常化的反应。同时,他还认为,价格的出现低迷,也正是给养殖企业提供机会的时候,可以利用散户低价出售的时机,适当囤积大鲵幼苗,为进一步壮大规模作准备。
和赵如蒙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宣恩蓝星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杨青林。正在指导工人扩建厂房的他告诉记者,价格低迷时期,正好是养殖企业调整大鲵成分结构、加大幼苗收购,进一步“招兵买马、聚草屯粮”的好机会。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大鲵市场开始出现价格下跌现象。成品鱼由以前的2000——3000元1市斤跌至目前的300——500元1市斤;幼苗由以前的最高峰每尾800元跌至目前的每尾120——300元。在大鲵价格下跌的同时,出现饵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特别是给“单打独斗”的大鲵散养户造成影响较大,处于养、卖两难的尴尬局面。
县水利水产局工作人员、县大鲵保护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杨云书对大鲵价格波动情况一直特别关注。他认为,目前的价格状态基本上属于在向理性的、正常的价格回归。此前的1800元、2200元等“天价”大鲵价格,充分暴露出属于一种被全国性大鲵种鱼炒起来的不正常、非理性的价格,时刻处于泡沫状态。随着养殖周期的转换,正常价格可能会保持在400——600之间。同时,他希望广大养殖户,不要恐慌,理性看待价格波动。
思考:“大利”于民路在何方?
大鲵价格的不停波动,是一块多面镜,折射出了诸多制约我县大鲵发展的瓶颈。
在与黄红文、张良成、杨青林等养殖户(企业负责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养殖轻市场的情况已经成为制约宣恩大鲵发展的瓶颈。他们认为,在很大利润的驱动下,参与养殖的农户和企业不断增多,但往往只注重养殖这个环节,销售渠道单一,存在有“守株待兔”、“坐等客商”的情况,很少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的。
杨青林所负责的蓝星农业开发公司,目前已经意识到销售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公司成立了由两人组成的销售专班,负责对外销售,但他还是感觉力量单薄,有待进一步充实力量。他同时认为,宣恩大鲵发展,应该是建立在集繁殖、养殖、营销、科研、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之上,建立强有力地营销队伍,努力让宣恩大鲵“叫响”天南地北乃至国外市场。
其次,在采访中,部分养殖户认为,目前,全县大部分还处于散户养殖群体发展。由于散户资金、技术、环境等问题,他们无心也无力进行繁育、营养饲料、疫病防治及深加工等一系列工作。同时,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应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使其发挥龙头带动引领作用,以引导、扶持、变散户集群发展模式,向“协会、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转变,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长期的对外销售中,张吉友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他也感觉到一些困惑。他告诉记者,他本来在广西、深圳等地固定了一批销售商和酒店。虽然在养殖、运输途中已经依法办理了相关证件。但是,如果要让大鲵走上餐桌的话,必须要由酒店办理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才允许其将子二代产品拿上餐桌。而据他了解,由于政策放开的尺度问题,此证很难办理。目前,全国也仅仅十多家办有此证。
张吉友的想法,和赵如蒙“不谋而合”。赵如蒙结合当前的销路单一狭窄的问题及价格低迷因素,他也计划尝试性为周边部门酒楼餐馆提供大鲵食用。但是由于法律规定和证件问题,他不能为酒楼提供大鲵,酒楼也不敢收购他提供的大鲵,只能依靠向外销售。
张良成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与农村养殖户交流比较多。他了解到,在农村有一定比例的农民是依靠贷款来购买幼苗,发展大鲵的。由于市场波动大,他们对价格特别敏感。往往一听说跌价,他们便着急,考虑亏本问题、担心贷款问题,于是不得不低价忍痛变卖,待价格上浮,他们一方面手上没有鱼了,二方面资金不够。长此以往,便会面临着被淘汰出“行”的境遇,不利于全县大鲵的整体发展。因此,他建议,政府适当出台相应鼓励扶持办法,由金融部门在贷款权限审批、利息及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帮助。
位于民族路为“蓝星大鲵诊所”是姚本铁于2011年7月开设的全州第一家专门针对大鲵救治的动物诊所。在一年多的服务中,他深深的感到实用科技技术对大鲵发展相当重要。在他的印象中,目前有60%的养殖户仍然是按照自己的土方法对出现疫情的大鲵进行救治,因此也耽误了很多大鲵的最佳治疗时间,不仅造成产生疫情的大鲵损失,而且会形成恶性传染,造成大面积发病。同时,据他了解,有部分养殖户抛售带病带毒不健康的大鲵,严重影响宣恩大鲵的声誉。采访中,他强烈建议,一定要通过集中授课、专家指导、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强大鲵科技培训。同时要正确引导规范市场,切忌不可自毁宣恩大鲵的美誉。
“依靠科技进步,延伸产业链、争取深加工”。是众多养殖者在被销路、价格、效益等方面“伤透心”之后非常迫切的一致愿望。他们认为,当前,大鲵的科研及深加工基本为空白,应该出台政策鼓励、招商引资有实力的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开展繁育、疫病防控、深加工等一些制约大鲵发展的研究及加工。
同时,也有养殖户认为,按照“伍家台贡茶”整合的成功经验,对宣恩大鲵实行品牌整合,集群出击,形成强劲的市场合力,稳健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采访中,部分养殖户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宣恩大鲵产业,提出了建立大鲵交易市场、加强推广宣传、搜集整理大鲵文化和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大鲵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
记者手记:
我们总是期待,期待着特色产业能够富民,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或大,或小。正如大鲵养殖,在人们欣喜若狂、初偿甜头之后,却面临着极具挑战性的考验:坚守,也或者放弃,仅在一念之间!
应该说,对于大鲵养殖,我们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良好的发展环境、坚实的规模基础。但在如何做大做强方面,人们思考得并不多:例如说,养了大鲵卖给谁?大鲵的产业链接该如何延伸?如今大鲵发展面临困境,谁来解困?这些,应该是关乎特色产业成败的要素,而这些要素,在大鲵产业发展过程中似乎并不具备,这是不是为这个产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大鲵养殖如此,其它特色产业的发展其也应该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轨迹:于是,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多打“有准备”之仗,才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我们坚信,大鲵养殖的严冬很快就会过去,春天会在不久后到来。但愿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大鲵产业的发展,能够以更加矫健的姿态,走向产业发展的健康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