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于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的海南来说,如何更好更快地落实这些部署,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展开了热议。

海口海关供图
规划
积极争取国家的有力支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推动南海开发海洋开发,规划先行。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巨大的投入,仅靠海南自身的力量步向海洋,远远不足,要在规划、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的有力支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推动南海开发。
于迅委员说,国家科学制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应重点保障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在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积极探索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
“海南有着独佳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海洋强省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着眼点。”林回福代表说,要大力发展临港经济,遵循国家对海南“成为南海油气资源服务基地”的准确定位,在油气加工、油气储备等产业服务链上加紧规划。利用黄金水道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过去,海南的油气资源50%以上都需要从岛外进口,今后我们不断加强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整个南海石油地质资源量约230亿—300亿吨,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
守住油气资源的“聚宝盆”,林回福说,面对潜力巨大的开发空间,海南要加强对油气资源的勘探,积极争取国家在油气资源勘探方面的投入,积极做好后勤补给基地和综合服务保障基地的建设,不能错过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
结构
推动海洋产业结构朝着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确保海洋资源有效、持续、循环利用
“向海洋要效益,大规模、多种类、高强度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已经到来。”于迅认为,推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起到积极作用,也必将有效缓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物质资源相对短缺的压力。
于迅说,建设海洋强国,维持海洋产业核心的竞争力,必须推动海洋产业结构朝着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确保海洋资源有效、持续、循环利用。
如何进行结构的优化?林回福说,海南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结构,就要加大对传统渔业的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渔业资源调查和渔船功率指标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吕薇代表说,优化结构,不但要抓好传统油气和海洋渔业,还要在新兴海洋资源开发上做好文章,思考以新的海洋资源,带动、提高传统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益和质量。
抓住了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就抓住了海南未来发展的有力筹码。
“要真正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和海洋高新技术,大幅提升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重点建设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服务业,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于迅说。
连介德委员认为,发展海洋经济还要突出重点,如大力发展海洋油气能源产业,就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有实力的民营资本参股经营,或者通过中方与国外合资的方式进行联合勘探与开发;发展海洋渔业,就要研究制定针对海洋捕捞作业的支持性财政政策,逐步完善远洋深海捕捞、养殖、种苗和水产加工等产业链;发展南海渔业,就要在渔船动力设备、捕捞设备、灾难救助和专业培训方面提供指导,激发渔民前往远海开发渔业资源的积极性。
视野
站在海上看海洋,而不仅是站在陆地看海洋
“与过去相比,我们要学会‘站在海上看海洋,而不仅是站在陆地看海洋’。”吕薇对发展海洋经济作了个形象的比喻。
她说,海南开发海洋,视野和站位一定要更高,发展海洋经济,需要不断创新海洋旅游产品。现在,人们对海滩等资源开发利用较多,而未来,在环境保护的大前提下,应更多着眼于对纯海上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邮轮游艇业。
林回福对此表示赞同:“发展海洋经济,要在海上运动、海上垂钓等新兴亲海旅游项目上多下功夫,将全民海洋意识也融入到海南经济的发展中来,让开发的视角更为丰富,开放的视野不断提升。”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针对生态保护立法问题,康耀红委员说,“我们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海洋的基本法,这就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近海海域开发过度,远海资源又不能充分利用的局面令人尴尬。”
康耀红呼吁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本法》,为国家海洋权益保护、资源利用和综合执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本报北京3月9日电)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