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水产人物 > 正文

工程院院士赵法箴:南美白对虾养殖弄潮儿

发布时间:2013/3/2 9:27:05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从最初解决对虾能否养殖,到人工育苗取得突破,再到掀起国内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几十个春秋寒暑,他一直在养殖池子边上边实验边生产。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记者 赵 笛

  从最初解决对虾能否养殖,到人工育苗取得突破,再到掀起国内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几十个春秋寒暑,他一直在养殖池子边上边实验边生产。

  赵法箴,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生于山东省莱州,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水产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顾问,农业部渔业专家顾问组成员,青岛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50年代末期以来一直从事水产养殖,主

  要进行对虾实验生态及养殖技术研究工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究”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授予 “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2008年荣获第二届 “中华农业英才奖”。

  西服、领带,坐在办公室里的赵法箴很正式地对待这次采访。黄海水产研究所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赵院士平时基本不接受采访。的确,网络上关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的相关报道也很少。低调,似乎是赵法箴给人的固有印象。

  几十年的科研,赵法箴一直在和对虾打交道。谈起他的工作经历时,一会儿在日照,一会儿在即墨,一会去了文登……他说,自己一直在养殖池子边上边实验边生产。从最初解决对虾能不能养,到人工育苗取得突破,再到大规模工业化养殖,这些科研课题的产生,均来自于养殖池边。所以,赵法箴最常说的话是:搞科研一定要与生产实际结合。

  阴差阳错干上水产养殖

  按理说,中专就读于烟台水产学校的赵法箴,似乎天生就是干水产养殖的命。但他的经历并非如此。如果不是一次次“意外”,赵院士要么是一名水产品加工工人,要么就在边疆地区当一名老师。

  “我们中专毕业的时候,大学已经招生完毕,本来我们就是等着分配工作。”赵法箴说,自己很“不幸”一直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全班只剩下十几人,“我们当时急得直找校长。”

  祸兮福之所依。当年适逢山东大学水产系扩招,招生老师来到赵法箴所在的学校。虽然招收的不是他所学的水产加工,而是水产养殖,但赵法箴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通过考试,他成了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学生,并因此来到了青岛。

  从山大水产系毕业时,赵法箴的去向是青海或新疆,“因为当时西北地区没有学这个专业的,很多同学都去了,有的现在还在那里。”赵法箴的行李打包完毕,就等着出发了,结果分配去向改了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从此,赵法箴的人生最终与水产养殖捆绑在了一起。

  着手培育人工对虾苗

  进入黄海所后,赵法箴去了动物养殖室,一开始,他的研究目标就放在了中国对虾上。

  “中国对虾营养价值高,口味好,是世界上最有经济价值的对虾种类之一。”赵法箴说,当时,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对虾能不能养?

  在河北省当时水产部的实验场,赵法箴和同事从最基础的研究做起,一年的时间,他们人工培育出了虾苗,虽然产量不高,但这证明了中国对虾可以人工养殖。通过科学研究,他们基本弄清了对虾从产卵孵化到虾苗发育中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他与同事合作完成了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以后的我国对虾全人工育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后,他们又连续攻克了虾苗养殖、越冬等难题,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横亘在赵法箴和同事们面前:人工育苗成活率太低,大面积养殖无法推开。

  1967年,对赵法箴来说是印象深刻的一年。已是对虾养殖组组长的他和同事来到日照养殖基地,琢磨着怎么破解人工育苗的难题。

  当时,海水养殖没有人工饲料,虾苗的喂养全靠捕捞海里的浮游生物。通过长期仔细观察,研究组发现,浮游生物中蟹子幼体的存在,是影响虾苗存活的关键因素。“同样是幼体,蟹子身体比虾要强壮,在一个池子中,蟹子会吃掉幼虾 。”赵法箴和同事加大捕捞网的网眼密度,清除蟹子幼体,虾苗成活率果然大幅度提升。

  解决了人工养殖的最大难题,中国对虾养殖得以迅速推广。赵法箴说,他们因此成了当时山东省“抓革命、促生产”的典型。为推广对虾养殖,研究组8个人东奔西跑,忙得不可开交。

  两年攻克工厂化养殖关

  “文革”中,赵法箴既有安心搞科研被当成正面典型的甜蜜,也有被学生差点打成反革命的辛酸。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从没有离开过养殖池。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兴起,虾苗供应仅靠人工养殖无法满足,养殖户基本上还是依靠从大海中捕捞自然苗。“这种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损害太大,不能持续。”赵法箴深感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若不及时解决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必将严重阻碍我国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

  “文革”结束后,赵法箴将工作重点放到了虾苗大规模养殖上。在1979年底召开的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上,他就对虾育苗攻关问题作了重点发言,提出用2—3年的时间,攻克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关。

  1980年,他联合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山东海洋渔业所等单位,对“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进行攻关。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提前一年使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获得成功。

  最直接的成果是,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从1978年的450吨猛增至1991年的22万多吨,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依赖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仅 1982—1992年,全国养殖对虾直接产值累计超过400亿元。这是继海藻养殖之后,我国掀起的又一次海水养殖浪潮。

  搞科研要与生产相结合

  赵法箴说,自己所有的科研课题与项目都来自生产实践。“我的科研,都是与生产紧密联系。因为我们都是边实验边生产,生产中的问题马上通过实验来解决,所以我们的成果出来后,推广得非常迅速。”


  在他看来,科研人员尤其是以应用型研究为方向的科研人员,一定要与生产相联系,“搞科研不和生产联系,怎么能知道技术在生产中遇到哪些问题?”

  “现在有些科研人员,为了成果而成果,成果出来后就放在那里,也不去推广转化,这有问题。”赵法箴说,他一直告诉自己的科研团队,不能离开生产一线。

  虽然现在不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但赵法箴还是很关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建设,青岛打造蓝色硅谷,对我们海洋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这说明海洋科技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也会有更大的舞台来发挥自己的才能。”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2995 关键字: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水产人物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