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巢湖自实施生态渔业以来,渔业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年渔产量从历史最低的3000吨提高到如今的两万多吨,增长了近6倍。
从1984年开始,巢湖开始实施封湖禁渔期制度。根据每种鱼成熟期的不同,科学确定5个鱼汛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使用规定的渔具,捕捞规定的鱼类。
巢湖以前的鱼汛期为7个,现在为5个,分别是每年的6月专项捕捞虾笼汛、8月毛银鱼汛、9月虾笼汛、10月丝网捕大鱼汛和11月虾扒汛。取消的两个汛期分别是过去每年4月的银鱼汛和春节前的机船捕大鱼汛。
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以前,受捕捞水平制约,巢湖里有鱼捕不上来,造成渔业资源的浪费,每年捕捞量约4000吨。70年代到80年代初,捕捞工具迅速发展,捕捞强度不断加大,巢湖年渔产量降到了3000吨左右,进入历史最低点。
近年来,封湖禁渔制度实施成效显著,巢湖渔产量保持每年5%的速度恢复性增长。其中,巢湖白米虾、巢湖银鱼年产量分别从1995年的920吨、169吨,增长至现在的1743吨、530吨。与此同时,针对巢湖闸、裕溪闸兴建以后,巢湖、长江回游性鱼类无法来去自由、产量剧减的状况,巢湖从1958年开始对湖内进行投放养殖,其中1980年最多,投放数量高达800多万尾,放流多为鲢鱼、鳙鱼。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