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台湾屏东2月6日电(记者谭喆 邢广利)午后的屏东县东港樱花虾拍卖市场十分热闹。捕虾船陆续靠岸,渔民们带着一天的“讨海”收成乘风归来。一只只粉嫩透明的樱花虾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
57岁的陈秋财穿着一件白色短袖汗衫,光着脚靠在市场角落边歇息,裤脚随意地挽起,不远处泊着他的渔船。
“今天运气不错,捕了200多公斤樱花虾,不到下午1点就回来了,平时可要到3、4点甚至更晚。快过年了,每箱20公斤能卖到5500元(新台币,下同)。”陈秋财笑着说。
樱花虾盛产于台湾东港至枋山沿岸等海域,因钙质丰富、口感独特,而与黑鲔鱼、油鱼子并称“东港三宝”。
有42年“讨海”生涯的陈秋财,从15岁起就随父亲外出捕鱼,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随着樱花虾的食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东港逐渐建立起完善的樱花虾“产销班”制度,陈秋财也开始进入捕虾行列,至今已有10个年头。
“东港110多艘渔船在捕樱花虾,我捕得算不错呢。”陈秋财的话里满是自豪。
收获的背后,是这位淳朴渔民长年的辛勤付出:别人日出而作,他就更早启程;在海上漂泊12个多小时后才踏上归途;白天的伙食多为罐头配面条,有时也会用捕捞的新鲜鱼货加餐。
记者踏上他的渔船,看到面积不大的驾驶舱前排是专业仪器,后排的一侧被隔成两层,上层供奉着一尊妈祖神像,下层约1平方米的空间则是陈秋财疲倦时小憩的地方。“船不大,能有个休息的地方就很不错了”。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稳定市场价格,“产销班”限制成员的捕虾时间和数量: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底开放捕捞,且每周停捕2日,每日捕捞上限为11箱,9箱收入归渔民所有,另外2箱收入则归“产销班”公有。
陈秋财告诉记者,樱花虾“产销班”的渔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日凡是超出捕捞上限的就送给其他渔船,大家都捕够了,就把虾倒回海里。“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在年轻人看来,“讨海”生活辛苦、乏味,愿意者屈指可数。陈秋财的三儿子陈枝文却是个例外。尽管两个哥哥都嫌当渔民太苦而转行,但大学毕业的陈枝文却“乐在其中”。
“现在台湾大学生起薪很低,我干这个(捕虾)收入是他们的3倍多,而且这是自己的事业,不用看老板脸色。”“80后”陈枝文很有自己的想法,“别以为捕虾简单,这可是个技术活,得学会和虾子捉迷藏。”
捕虾的确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判断力。当渔船驶到目标海域时,渔民会以鱼群探测器来探寻樱花虾聚集区,随后下网,再根据船上的接收器等了解下网深度和海底情况。
“讨海”的智慧不仅有对科技产品的运用,就连海水颜色、水流速度等也是观察重点。有时候没有太多可依赖判断的状况时,就全凭直觉。
陈枝文说:“我爸捕虾技术一流,虽然我还不能做到像他一样,但迟早有一天能传承他的手艺——因为我要把家里这艘船一直开下去。”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