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多方怀疑和禁药孔雀石绿有关,另一方面却因样本受限,无法继续通过权威检测来确认。1月10日,报道了长沙市民曾先生吃到疑似“中毒”的蓝绿色雄鱼。当晚,本报联合长沙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进行了模拟实验。与此同时,针对春节前旺盛的鱼市消费,长沙市食安监管部门将从即日起启动对红星、毛家桥两大淡水鱼批发市场的专项风险排查。
【谁是“真凶”】
蓝绿藻、孔雀石绿都有争议
在记者近日的走访中,就这种蓝绿色物质的身份,本地水产专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蓝绿藻和孔雀石绿身上。
“雄鱼等以水体中蓝绿藻等浮游生物为主,当藻类富集时,色素很容易附着在鳃部。”倾向于“绿藻说”的有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湖南农大动科院、杭州市农科院的相关专家。
蔡元泉是望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水产科科长,他认为不可能是“蓝绿藻”,“因为藻类的话,一洗就会掉”。他看了本报刊登的照片后,斩钉截铁地说,那种颜色就是孔雀石绿。
湖南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站长肖光明认为:“孔雀石绿的可能性不大。不法分子添加孔雀石绿时,鱼体会变得更有光泽,并不会让人轻易看出染色。”
湖南农大动科院一位负责人表示,“绿色物质是孔雀石绿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孔雀石绿高温下会转变,渐渐变成无色。”长沙市畜禽水产检测中心副研究员卢艳芬也认为,就市场监管的大部分经验来说,孔雀石绿很快溶于水,老百姓肉眼无法识别,需要专业人士专业检测才能检测出来。
据悉,就目前检测孔雀石绿的机器灵敏度来说,从理论上说,一公斤鱼肉中有0.5微克的孔雀石绿都能检测出来,这也是当初卢艳芬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接受曾先生提供的特殊样品(数量极少、煮熟后的鱼肉)进行检测的原因。但是检测结果显示没有检出孔雀石绿,这一结果被分析有两种可能:一是绿色物质确实不是孔雀石绿,第二种可能也因检测样本不符相关要求,仍无法明确绿色物质身份。
【现场实验】
在验证“疑凶”究竟是否是孔雀石绿的检测过程中,本次事件遭遇了样本受限等特殊情况。而又有观点声称孔雀石绿加热后会变成无色,不会在餐桌上表现出蓝绿色,市民肉眼无法识别。为了验证这些说法,1月10日晚,本报特意联合长沙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进行了现场实验。
【实验重点】
观察加了孔雀石绿的雄鱼,其鳃部在蒸煮时颜色的变化。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实验人员将0.4克孔雀石绿倒入A池,水变成了蓝绿色。放入雄鱼A,10分钟后,捞出。此时,雄鱼A通体染成了蓝绿色。进入清水漂洗后,鳞片变得光亮,无鳞片和受伤处着色明显。鳃丝由鲜红色变成了暗红色,长沙人称为“蛋子肉”的鳃上器官呈现出光滑洁白的颜色。而在曾先生提供的可疑样本上,正是这团“蛋子肉”呈现出异常的蓝绿色。
第二步
实验人员毛栋找来雄鱼B,放入清水后,在其鳃帮处放入一粒孔雀石绿晶体。他认为,“在鱼进食、呼吸的过程中,尚未溶解的孔雀石绿晶体进入到螺旋鳃上器中间,也就是‘蛋子肉’里面。这可能是市民在清理鱼鳃时并没发现异常,但在煮熟后肉体打开才发现状况的原因。”
第三步
半小时后,实验人员切开雄鱼B的鳃部,将洁白的“蛋子肉”从中间切开,果然,晶体将“蛋子肉”从内部染成了蓝绿色。不过,这种蓝绿色比曾先生餐桌上的颜色稍浓。
第四步
实验人员取来两个烧杯,烧杯A直接加热孔雀石绿溶液,烧杯B模拟家庭煮鱼场景,将雄鱼B的“蛋子肉”放置进去水煮。现场观察发现,在加热10分钟左右时,烧杯A中的孔雀石绿溶液肉眼看不出颜色变化,但继续加热,直到能看出颜色明显变淡时,测量水温为180摄氏度。而在烧杯B中,当水温达到家庭煮鱼汤时的100摄氏度时,实验人员将“蛋子肉”取出,发现颜色和曾先生餐桌上那残留的鱼鳃颜色十分接近。
由于曾先生提供样本受限,无法继续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市民若近期内发现有类似绿鱼鳃情况,请及时将鱼体样本活体冰存,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333进行告知,本报将在第一时间将样本送至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非个案】
绿鱼鳃事件多地出现
记者通过查询获悉,长沙市民曾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网友“钓鱼新兵”早在2007年就在论坛发问说,“昨天在水库钓一些鲫鱼,发现鱼烧熟后,跟鳃连着的那块肉颜色有点发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武汉、重庆、苏州一些市民也纷纷在论坛和媒体上爆料和晒照片,称自己煮熟鱼后发现鳃呈绿色。另外还有武汉市民发现过绿鳃螃蟹。
记者归纳所有的个案发现,不明身份的绿色物质均出现在水产品的鳃部,爆料者均称是煮熟后发现的。省内多位水产专家告诉记者,鳃部容易染色并不奇怪,雄鱼等水产品是滤食性动物,进食靠鳃。且鳃部纤维较多,容易染色。为什么煮熟后才能发现?则暂无定解。对于这种不明身份的蓝绿色物质,呈现了污染说、调料说、绿藻说和禁药说四种说法。
【食安小贴士】
安全吃鱼要去鱼鳃
鳃不仅是鱼的呼吸器官,也是相当重要的排毒器官,这是吃鱼要摘除鱼鳃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环境变化,导致部分水域和生态植物链污染,以及少数人在养殖、运输、贮存过程中添加违禁药品,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鱼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加且难以排出,这样更多的毒素会存留在鱼鳃中,吃时更加要洗净摘除了。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渔药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