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会文镇是海南的海产品养殖大镇,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华侨和台商到这里办起虾苗孵化场,逐渐形成了海南最大的虾苗繁育基地,最多时每年有200多亿尾虾苗,销往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省区,还出口到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被誉为海南
"虾苗谷
"。
王大仿是会文镇滨海村委会的一个养殖户,每次收获的时候,他都会叫上几个帮手来帮忙收获自家的水产品。
养殖户王大仿:“我们今天这批螺现在正在过秤,运往海口飞机场。”
王大仿告诉记者,他有两个东风螺养殖场,一年可以卖两次, 有些时候也可以是两年卖三次,今天是最后一批出售,大概今天可以出一千多斤,同一批两个场整个产量三万斤左右,大概价钱是四十到五十块钱一斤,主要是销售到广东、上海、深圳、香港等地。
王大仿:“这批(东风螺)市场价钱比较好,整个收获是五十万左右这样。”
王大仿说,能买这么好的价钱,主要是靠养殖技术的保障,同时,这一切的收获也是得益于会文镇委政府对养殖户的重视和扶持。
会文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镇政府积极主动调查,看到了地区养殖行情的变化,主动引导养殖户转产,请来海南大学和海南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传授东风螺、石斑鱼种苗繁育、养殖技术。
会文镇政府镇长邢展:“为促使原有对虾孵化场转型生效,我镇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采取专家辅导,技术改造,基地示范等措施 ,抓好石斑鱼,东风螺等(养殖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节约发展海水孵化与养殖业 ,把会文的特色产业,做优做强。”
王大仿:“种苗是很关键的,种苗要好,就好养,另一方面是水质,第三方面还是靠技术和管理,三方面缺一不可。”
和王大仿一样,庄辉壮也准备试养效益更好的老鼠斑。他说,会文镇的石斑鱼养殖户除了养殖品种多、更新快,产业链也很有特色,分工很细,养殖户可以根据资金投入能力和技术专长,或者专门搞育苗孵化,或者只负责育中苗、大苗,或者专门养育成鱼,所以加入到石斑鱼养殖产业的人越来越多。
据会文镇政府提供的数字,目前,会文镇已拥有工厂化海水孵化、养殖场640家,年产值达上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据了解,我市当前养殖品种向优质高效益发展,罗非鱼、鲍鱼、方斑东风螺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特别是罗非鱼养殖发展迅猛,罗非鱼养殖面积13万多亩,产量12万多吨,鲍鱼、方斑东风螺1000多亩,产量近2000吨,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亮点。水产种苗不仅能满足本市生产需要,且销往省内各市县和广东、广西、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外及韩国、越南国外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