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记者从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了解到,目前甘肃已基本完成对境内上百种土著鱼类的名录编制工作,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对濒危土著鱼类的保护提供了准确依据。
“编制土著鱼类名录,相当于为它们建立档案,使我们对甘肃土著鱼类的品种、数量、分布有了全面掌握,可以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和研究。”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勤慎说。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九个水系,鱼类资源较为丰富,上百种土著鱼类中的中国特产种类达55种,其中秦岭细鳞鲑、北方铜鱼、厚唇重唇鱼等是甘肃稀有名贵品种。
受自然灾害、水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外来物种侵袭等影响,甘肃土著鱼类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为保护土著鱼类,近年来甘肃开展了对兰州鲶、秦岭细鳞鲑、黄河鲤鱼、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黄河裸裂尻鱼等的人工驯化、养殖和繁育,连续多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还建立了刘家峡水库等多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通过编制名录工作,甘肃对土著鱼类资源状况有了更为准确的掌握。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甘肃将加大科研和保护力度,保护濒危珍稀土著鱼类主要产卵场、索饵场和栖息地的原生态环境,增加群体数量,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