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水产人物 > 正文

雷霁霖:从客家娃到“中国多宝鱼之父”

发布时间:2012/11/10 10:21:37  来源:三明日报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雷霁霖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海洋鱼类养殖专家。图为11月2日他在上海海洋大学作学术报告。2011年4月,雷霁霖院士与夫人马翠萍教授回宁化省亲,向母校宁化一中捐资10万元设立奖学金。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记者 俞祥波 文/图

  雷霁霖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海洋鱼类养殖专家。图为11月2日他在上海海洋大学作学术报告。

  2011年4月,雷霁霖院士与夫人马翠萍教授回宁化省亲,向母校宁化一中捐资10万元设立奖学金。

  11月6日,山东省召开科技兴农大会,福建省宁化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雷霁霖获“山东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

  雷霁霖是著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增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多宝鱼之父”,荣获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杜邦科技创新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功勋科学家奖等荣誉。面对这些荣誉,他内心相当平静;而成为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却让他感到激动和兴奋。“每个人,不管他离开多久,走得多远,都不会忘记家乡。能成为家乡的形象大使,我感到很荣幸。”雷霁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作为从客家祖地走出去的科学家,雷霁霖深情地表示,客家人的吃苦精神、团结拼搏的传统是他一笔巨大的财富,帮助他成长、成才、做事业。

  客家山里娃走向大海

  1935年5月,雷霁霖出生于宁化县城。说起故乡,“山清水秀,很美很有灵气,我很喜欢这里。”雷霁霖说。小时候,家里做点小生意,让他能进学堂读书。那时,雷霁霖爱在翠江河边留连,一边读书,一边沉思。“他很安静,静静读书思考,和我们都不太一样。”雷霁霖的校友黄瑞海老人介绍说。

  高中毕业前夕,雷霁霖看了一部有关青岛风光的电影纪录片。那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美丽的海滨风光深深吸引了这位山沟里的少年。他决定到青岛去。当时山东大学位于青岛,就成了他报考的首选。

  1954年,雷霁霖接到山东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个山里娃实现了从高山走向大海的梦想。

  当时交通不便,雷霁霖穿草鞋、挑行李,徒步翻山三天三夜,才到达江西广昌,从那搭长途汽车到南昌,再坐火车来到梦寐以求的青岛。

  上大学后,家里已无法给他任何经济上的支持,他完全靠国家每个月12元的助学金生活,吃饭穿衣,日用品,包括棉被理发,都是助学金来支付。这时,客家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开始显现。“我非但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幸福。尽管那时候上海来的一些学生生活条件比较好,但我不抱怨,不攀比,一门心思学习研究做实验。”雷霁霖回忆说,那时同学都喜欢和他交往,认为他好相处,人单纯,上进心强。为了节约开支,不管星期天还是节假日,不论严冬、酷暑,雷霁霖基本都在校园中度过,每天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却很充实。

  在山东大学,雷霁霖师从著名生物学家童弟周、叶毓芬等教授,走进了动物胚胎学这块天地。老师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深深影响了年轻的雷霁霖,也唤起了他对海洋动物的浓厚兴趣。1958年,雷霁霖毕业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始了在海水鱼类增养殖方面的研究。“少年生活和大学生活,都比较艰苦,但是却锻炼了我。直到现在,我77岁了,仍然从事繁忙的科研工作,经常全国各地走,讲学蹲点培训会议,但是在精力体力上完全没有问题。”雷霁霖说。

  “中国多宝鱼之父”

  雷霁霖在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五十多年,对22种中外海水经济鱼类的胚胎学、繁殖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和增养殖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为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理论的建树和生产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他的研究成果使鲆、鲀、鲻、石首鱼等8种经济鱼类发展成产业。他在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工厂化养殖、新品种引进、养殖产业化和商品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引进欧洲多宝鱼,通过科技创新,使之发展成为大产业,在业界被传为佳话。

  多宝鱼,学名叫“大菱鲆”。这种鱼产于欧洲,肉质鲜美,抗病能力强,能在低温海水中生长。1980年,雷霁霖发现这种鱼适合引进到我国北方养殖。当时,他在英国考察,想带些鱼苗回国,但没能成功。11年后,雷霁霖再次去英国,第二次提出希望引进多宝鱼。随后,英国专家哈维带了200条鱼苗来到青岛。

  经过多年努力,当初200尾鱼苗变成了12万尾。眼看成功在望,一场意外却让努力毁于一旦。由于锅炉工疏忽,水温失控,12万条鱼苗被热水烫死。雷霁林当场晕倒,被送往医院急救。经历这次失败后,雷霁霖痛下决心,一定要抛弃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他成立课题组,对多宝鱼育苗技术实施攻关。

  此后多次实验中,雷霁霖仍然屡屡碰壁,多次晕倒在鱼池旁。1999年7月,他终于攻克最难的水温控制和人工繁殖问题,多宝鱼“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养殖模式试验获得成功。我国人工养殖多宝鱼终于闯过育苗难关,走在世界前列。

  在雷霁霖的研究推进下,20年来多宝鱼在我国已发展成年产值60个亿的大产业,带动了数千家鱼类工厂化养殖,相关产业总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惠及千家万户。雷霁霖被誉为“中国多宝鱼之父”。

  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雷霁霖并没有止步,依然潜心于科学研究。现在,他带领一个160余名研究人员的团队,负责国家级大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下属的“鲆鲽类体系”的研究,项目涉及到十多个省市数十个实验区、实验点。作为负责人,雷霁霖三天两头出差,到各实验点去蹲点,指导培训,讲学交流。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早日带领这一行业走上“节能节水节电、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每年这个时候所里都安排我疗养一个月,但我基本上放弃了,没有时间,1000多万元的研究项目交到我肩上,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做不好是一种耻辱。”雷霁霖说。

  对家乡魂牵梦萦

  “我离家58年了,对家乡魂牵梦萦。一个人,就算家乡没有亲人,但根还在那里,自己血脉里还流淌着客家的血液,就不可能忘却。”雷霁霖说。由于工作关系,他很少有时间回到家乡看看。最近的一次,是去年清明节,他和夫人一起返家,扫墓,走访亲戚,回到母校讲学,并捐出10万元奖金设立基金会。

  雷霁霖院士的夫人马翠萍女士也是宁化人,系宁化一中1955届校友,大学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是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主任医师,已经退休。

  “家乡的山山水水总是那么亲切,回去我喜欢去山上、河边走一走,这些是自己起步的地方,特别亲切;也都要到亲戚家走一走,虽然没有直属亲戚了,但是依然很亲,感情永远无法磨灭。”他回忆说。

  雷霁霖很关心家乡宁化的建设:“我常常在外面跑,我到中西部一些原先比较落后的地区,到江西老区,就会把家乡和它们作比较,从中寻找家乡发展的思路。”令他感到遗憾的是,自己从事的是海洋鱼类研究,无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我只能在理念、思想上出一些主意,提一些建议。宁化还是要靠山,要把山发展成绿色银行;要修路,只有交通发达了,经济才能腾飞。”

  作为世客会形象大使,他说,客家人的传统,客家人的精神,是自己一笔永远的财富,自己要继承,后代也要传承。“我更愿意成为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精神的代表,一种文化形象。”雷霁霖说。

  对于世客会在家乡举办,雷霁霖由衷高兴,祝愿大会圆满成功。他说,三明也好,宁化也好,其他县(市、区)也好,应当吸引更多的客属乡贤,前来建设祖地。客家祖地自身建设方面,则要多挖掘、整理、提升精神内涵。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3747 关键字:雷霁霖,多宝鱼,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水产人物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