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亮
郑晓兰
渔船缓缓靠近码头,慕名而来的买客们等待着在第一时间购买到新鲜的海货。进入11月,临近冬季封海时期的北塘渔港与往常相比显得人流稀少。出海是勇者的工作,对这些刚刚归来的渔民们来说,海洋就是家园,打鱼就是饭碗。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忙碌着,快乐着。
以船为家
“这天儿越来越冷了,过不了多少日子就出不了海了,”41岁的河南籍渔民刘志亮指着自己的渔船说,“所以我们得抓紧时间多干些。你看,今天捕捞上来的海货还算不少。”老刘憨厚的笑容透露着这位经验丰富的渔民的质朴。
在老刘的帮助下,记者也踏上了这艘渔船,老刘说这里就是他和他39岁的妻子郑晓兰在天津的家。“我们平常就生活在这儿,算是以船为家了!”
与城市里朝九晚五的上班节奏不同,老刘和妻子在凌晨2点多便要起床,“我们必须在凌晨3点准时出发,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没有闹钟也起得来。”而在每晚7点的时候,当都市人刚刚开始自己的夜生活,老刘夫妇却已进入了梦乡。“我们和你们有时差。”郑大姐开玩笑说,“我们一天的时间也挺紧张的,渔船往返需要四个小时,捕捞的时间基本上固定在五个小时左右。”
为了节约开支,老刘夫妻放弃了雇用他人,出海、打鱼、卖货全部由夫妻二人来做。“其实渔船的油费是笔不小的开支,一次要加500升的柴油,而这些只够用5天啊。”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老刘夫妻一个月的油费开支就需要23000元之多。
前一阵子刮起的大风迫使渔民们不得不停止作业,那时候的老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着几日不能出海打鱼的情况却又显得无可奈何。“真是挺着急的,那时候就盼着能赶紧出海。休渔期是在9月初结束的,现在天气越来越凉了,到了11月底就肯定不能出海了,时间很紧啊!”虽然天气好转后已恢复了正常的打鱼工作,但仍然可以看出夫妻俩对耽搁时间的惋惜。
老刘的摊位上,新鲜的螃蟹、皮皮虾以及八带鱼很受买客的欢迎。
“快把那螃蟹搬回去灌灌氧气吧!”因为害怕死掉,老刘要经常反复地把海鲜搬回船上灌输氧气,以保持新鲜。郑大姐告诉记者:“我们每天的时间都不是很固定,卖得好时不到3点就会抢购完,最晚也到过7点才卖完。”
老刘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嘿!过两天可是好天气啊!真是太好了!”读过短信的老刘显得有些兴奋。原来,水产局为方便渔民们出海打鱼免费提供了天气预报,“今天打上来的货得抓紧卖,明后天更有的忙。”
扎根北塘
1991年,当时年仅20岁的老刘只身来到天津北塘,“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好给当地渔民打打工,这期间和老师傅们学了不少东西呢!”如今,老刘和妻子早已把天津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决心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结婚后,妻子也来到了这里帮我,到了2005年的时候,我们自己有了一些积蓄,再找老家的亲戚朋友借了点钱,一共20万块钱,我们买下了第一艘船。”
从此,老刘和妻子有了自己的事业,出海、打鱼、卖货,事业做得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虽然忙碌,但却十分快乐。
“就盼着过年回家了!”提起每年过春节,老刘和妻子都显得很兴奋。毕竟,对他们而言,在外边辛苦工作一年,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然而老刘夫妇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出海是勇者的工作,捕捞过程中也时刻伴随着危险。
“2006年9月的时候,我们在捕捞结束返航时赶上了雷雨天,当时雷雨来得特别突然,我们都没有准备。”老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似乎还心有余悸,“我记得当时电闪雷鸣的,海面上刮起的风也不小,挺吓人的。我妻子晕船,风和浪头让渔船摇摆得很厉害,她很不舒服。如果当时仍然让渔船在风浪中前进,会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决定立刻抛锚停船,等风浪过去了再启程。等到我们回来时,天色已经很晚了,虽然耽误了有五六个小时,但总算安全回来了。”
“我们这个渔港有20多艘船,大家都挺熟的,平时能互相照应点。”正如老刘所说,渔船之间的互相照应让他们在出海打鱼的过程中又增添了一份安全。
老刘向记者讲述起一个让他十分感动的故事。“记得是在2010年4月,渔船刚过锚地时突然失去了动力,我们查看后才知道是螺旋桨被缠住了。这可急坏我们俩了,船动不了,甭说打鱼了,返回渔港都是不可能的了。”老刘向记者展示起了他的无线电对讲机,“多亏有了它,我和另外几个出海的哥们儿才能够联系上。他们在得知我遇险后马上放下了手里的活儿,争相往我这儿赶,生怕我出什么大事。”最终,几艘渔船拖着老刘的船安全返回。
新年心愿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间不足4平方米的驾驶舱竟然也是老刘夫妻的卧室。“这就是我们住的地方,上下床。”老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他和妻子的生活状况。
“快来看,快来看,驾驶舱后边这间小屋用来储存米、面和蔬菜。”原来,郑大姐在短暂的空余时间尽可能地从岸上多买些食物和生活用品放在了船上。
“船头那边还有一个简易冰柜,因为在船上接不了电源,只能买来一些天然冰,用来储存肉类;这边是煤气罐和水罐,基本上能够维持10天左右的时间。”老刘的“家”虽很小,但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而且并不缺乏温馨。
一台看上去十分古老的黑白电视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老刘笑着说:“看这台小电视可以说是我们俩在船上唯一的文化生活了,但是它只能收到塘沽台一个频道。”
用老刘自己的话说,渔港里的20多位同行早已经成为朋友,甚至是知己。“我觉得,在业余时间里,我们哥儿几个喝喝酒、聊聊天是最快乐的事儿,我们平常互相照顾,谁有事了大家一准会去帮忙,而且还探讨探讨打鱼和卖货的经验,甚至哪片海域产量高都可以交流。”
和前几年相比,老刘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好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我儿子今年16岁了,正上高中呢,我们俩每次回老家就会给儿子买好多东西。”郑大姐对记者说,“我们夫妻俩在天津近20年了,只可惜没到中心城区里去看看,今年春节后一定把儿子接到天津来,一起逛逛大都市,他也一定会很喜欢这个城市的。”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已经立冬了,过不了几天我们就该休渔回老家了,真是有些兴奋呢!”采访最后,老刘向记者表达了他的一个愿望:“这里很多渔民把渔港里的小饭店包了下来,这给了我启发,我也希望能够早点开个小饭店,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以后我们还要多打鱼,然后在饭店里卖。将来我的妻子就可以主管饭店的工作,还可以雇人出海打鱼,把生意越做越大,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新报记者段毅刚实习生李劲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人物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