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十一”期间,北塘一派热闹景象,当地人脸上洋溢着笑容。经营渔家院饭庄的于树权更是得意,北塘的开发让他这个渔民成功转型当了老板,他说:“如今在北塘流行这样一句话,勤快的人总能
"捡
"到钱。”
【特写镜头】
北塘人告别打鱼为生
昨日14时许,记者在北塘海鲜街见到于树权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由集装箱改造的三层高渔家院饭庄座无虚席。
于树权是土生土长的北塘人,1963年生人,他的父亲就是渔民,“夏天出海打鱼,冬天修船,一年忙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钱,那时的渔民很辛苦。”改革开放后,渔民可以自由卖水产品,收入日益增加。不过,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近海渔业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打鱼必须到远海去,渔民再次面临生存危机。2009年之后,北塘开发使这里的渔民告别了靠打鱼吃饭的日子,“现在,大部分北塘人到开发区的企业上班,还有一些人做水产品生意或经营出海旅游。”于树权说。
小渔村变成热门景区
“街道狭窄崎岖,马路破破烂烂,空气中弥漫着臭鱼烂虾的味道。渔民们看天吃饭,每天祈祷海面风平浪静,冬天穿着棉袄、棉裤也要修船。”说起曾经的北塘,于树权记忆中那个又脏又破的小渔村总是挥之不去,“现在好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修起来了,渔民都住进了新楼房。北塘古镇、炮台等景点相继建成,码头修得这么漂亮,可以打鱼也可以出海旅游,北塘成为闻名京津冀的旅游景点。”
只要勤快遍地都是钱
2005年,于树权承包了一家经营不善的渔家院饭庄。2009年北塘改造,饭庄迁至北塘海鲜街。“北塘开发以后,基本上每天都有客流。”于树权说,“节日这几天,每天中午至少迎来三批客人。”
“在北塘,几乎家家干与水产有关的生意。我们都是渔民出身,对水产品最熟悉,哪个季节什么好吃我们都清楚,只要你勤快,遍地都是钱。”谈及收益,于树权称:“小本经营水产品的,一天大约能挣几百元,生意做大的,一年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不成问题。”
【广角镜头】
汉沽居民正摩拳擦掌
“十一”期间,幸福成了热门词汇。汉沽蔡家堡居民陈先生说:“我现在算是幸福吧,日子过得比以前富裕了。”
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汉沽也在进行改造。节日期间,记者在知名渔村蔡家堡看到,原来的小渔村已拆迁,正在等待进一步的建设。陈先生跟众多村民已住进楼房居住区。
陈先生今年投资30多万元,将自家的渔船改造成了游船,可以同时容纳30多名游客,干净舒适。“希望蔡家堡的码头也能随着开发改造而升级,好让我大干一场。”
【数字链接】
六大功能区撑起新北塘
北塘位于塘沽北部,蓟运河入海口处,是一座有“金邦玉带”之称的近代历史名镇。北塘改造是天津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之一,在13.1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中,规划建设国际会议区、北塘小镇区、生态居住区、中小企业总部区、综合配套区、休闲旅游区六大功能分区。
目前,北塘片区改造工程中,云集了6家王牌企业。其中仅泰达集团开发的住宅项目就占地42万平方米,一期开工9万平方米。
2009年8月,北塘片区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黄海路、洞庭路、杨北大街、支路九4条道路率先开工。一期工程总投资约3.6亿元,道路总长约9公里。今年初,北塘片区二期“三横两纵”的道路配套工程全面启动,道路全长10公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