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广东湛江耗资3亿为港湾“去癣”“除痘”,生态环境及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中秋前夕,在海岸边散步休憩的湛江市民会发现,湛江港湾内曾经密布的渔排蚝桩不见了,成群结队的白海豚自由地游弋在港湾中,不时将头探出海面。湛江港湾清障工作总结会日前举行,标志着湛江历史上规模最大、斥资最多的港湾清障行动已告完成,海域生态环境和通航条件将明显好转。
9个月拆除网箱6万余个
“人身上长了大块癣、姑娘脸上有青春痘”——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曾经这样形容湛江港湾内非法用海、无序用海的场景。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湛江渔民开始在特呈岛、石门大桥、金沙湾等海域搞养殖。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湛江港湾内已是蚝桩林立、渔排密布。去年12月,记者随湛江海洋渔业部门对海湾碍航物航拍时看到,由于各种水产养殖设施非法占据航道,港湾内“塞船”苗头频频出现。据有关部门统计,当时整个湛江港湾碍航设施涉及面积约为185.5平方公里,涉及243公里岸线。此外,由于大量投放饲料,这些养殖设施还造成了海水富营养化,港湾内有纵深60多公里的海域饱受赤潮之苦……
近年来,湛江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求为湛江港湾“去癣”、“除痘”的呼声十分强烈。去年12月,湛江市委、市政府决定,斥资3亿元启动港湾清障专项行动。湛江市长王中丙担任清障指挥部总指挥,并在年初的市人大会议上承诺,年内完成全部清障任务。
据总结会透露,湛江港湾清障行动涉及该市6个县(区),涉及渔民2059户10394人。行动中共拆除网箱61944个、浮筏式贝排3753排、网具1023张,浮球吊式贝排、棚架式贝排、蚝桩17552亩。目前,湛江港湾内所有非法渔业设施和碍航物均已被清除,“还海于景、还海于城、还海于民”的目标已经完成。
“没有普通渔民的支持,清障不可能这么快完成。”湛江港湾清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对于主动拆除设施的养殖户,湛江市各级政府部门除了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还千方百计帮他们拓展销售渠道,减少损失。坡头区区长崔青长多次联系客户,帮渔民卖鱼,被渔民称为“卖鱼区长”;霞山渔政大队教导员何伟利用工作中结识的朋友,帮助养殖户把鱼销往香港、福建、海南等地;雷州、徐闻等地的海洋与渔业部门也动员本地养殖大户前来收购湛江港湾鱼苗。
首批休闲观光渔船建造签约
“渔民支持清障,我们也要考虑渔民们的出路问题。”湛江海洋与渔业局负责具体行动的林尤通说。今年6月,在港湾清障工作加紧推进之时,湛江市举行了首批休闲观光渔船建造签约仪式。这正是湛江为清障之后的渔民“找出路”的一种努力。
海域之于渔民,犹如土地之于农民。没有了港湾内的渔排蚝桩,许多渔民担心今后的生计。为此,湛江市有关部门开设了深水养殖、家电维修等43个培训项目,免费对转产渔民进行培训,并提供1万多工作岗位供渔民选择。
在特呈岛附近,湛江市还划出了首期10平方公里的海域发展海上休闲旅游观光区,观光区内设深水网箱养殖、垂钓、撒网、潜水、海上运动区。如果渔民购买观光旅游船,政府会给予每条船20万元的补助。
“在清障过程中,我们坚持‘堵疏结合’。”刘小华表示,湛江将利用这次海湾清障行动,促使近海养殖实现转型升级。
事实上,海湾清障不仅为湛江养殖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更是湛江城市形象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一大推手.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