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9月25日 晴转小雨 渚碧礁
9月25日上午,正在南沙进行取样调查的“南锋”号,和南海水产研究所租赁的一艘渔业调查船,在渚碧礁外不期而遇。我们也因此邂逅了“南锋”号上10名科考人员之外的一位博士科考员--张鹏。
其实,“南锋”号此次所执行的科考任务,只是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资源调查任务的一小部分。由于条件有限,南海水产研究所仅有“南锋”号1条从事渔业资源调查的科考船,为了完成全部科研任务,研究所的很多项目都必须通过租用其他科考船或渔船外出来完成。
张鹏个头瘦高,皮肤黝黑,满身油污,身着短衣短裤。初看起来,这个扬州汉子和船上的渔民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不是领队介绍,我很难意识到他是已拥有副研究员职称的渔业科学家。
登上渔船,渔网散发的恶臭裹着柴油味儿扑面而来,小船在浪涌中剧烈地摇晃,几分钟就会让人头晕目眩。张鹏和其他3名科考人员,挤住在船上一间不足6平米的宿舍里。张鹏说,因为实在太热,出海期间的大多数时间,他都睡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渔船过道里。
由于张鹏他们租用的是灯光罩网船,出海这20多天,他们几乎都是晚上通宵作业,白天开船跑点,张鹏一边给我们介绍情况,一边提醒我们“船上用柴油灰尘太多,小心碰脏衣服”。
从二楼宿舍下来,经过一层甲板的过道,两块破旧木板搭起的餐桌上,还放着他们吃剩的午餐:蒜蓉冬瓜,水煮咸鱼。张鹏指着厨房里装有几条南瓜的菜篮说,这是接下来30天的蔬菜。
介绍完渔船情况后,我们提出要做个简短的采访,对着镜头,张鹏慌忙整理了一下衣服,略带尴尬地说,为了节约淡水,他身上这身衣服,已经三天没有洗过了。
从闲聊中我们得知,自9月1日出海,张鹏带领的4人科考团队,已经在南沙海域调研取样20多天了,已经走完的工作站点近20个。而要完成他所负责的本航次所有科考任务,他们还需30天航程。
与“南锋”号一应俱全的设备相比,渔船的科考条件要艰苦得多。渔船上的科考硬件设备,是一台手工电焊在船体外的水声学探测仪,驾驶室里不足一平米的富余的空间,被他们用作简单的分析室。
也许是想迫不及待地跟我们分享他出海以来各种有价值的新发现,在跟张鹏见面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丝毫感受不到他对艰苦环境的抱怨。
“这次出海收获太大了,我没想到现在北纬13°附近还能捕捞到大量的鲣鱼,这个重大发现可以直接指导渔民生产。”张鹏说,出海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取样捕获到大量的鱼,当想到这些研究成果能转化为生产,为渔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时,就不觉得出海条件苦。
从2010年开始着手南海深海渔业资源环境的研究到现在,张鹏已先后出海近两百天。这次科考中,他们的小分队已经在南沙附近发现了多个小型金枪鱼渔场。张鹏他们返回陆地后,会将这些渔场数据形成研究报告递呈渔政管理部,而这些研究成果将直接指导渔民前来南海作业生产。
因为还要在天黑前抓紧赶赴下一个站点,张鹏他们只在渚碧礁外停留了一个小时,通过“南锋”号补充了简单的生活物资后,就匆匆离去。
“南锋”号此次科考副队长李纯厚说,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考研究的队伍里,像张鹏这样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南海水产研究所每年累计出海30天以上的人员达60多人次,他们每年为南海周边三省区提供渔情咨询报告20多份,发表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60多篇,为指导渔民在南海,尤其是在南沙群岛海域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持。
写完今天的日记,墙上的时钟显示时间为晚上23点。此时,在隔壁的海洋生物学实验室内,几个负责水质研究的科考人员还在加班做化验。因为明天还要启程前往下一个站点,今晚他们可能会通宵奋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