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万峰湖养殖基地大力实施新技术,取得了生态有效保护、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最近被农业部授予“2006年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区”称号。
黔西南州万峰湖是南盘江修建天生桥一级电站形成的人工湖,湖区水域面积177.75平方公里,贵州占82.23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02.5亿立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也是目前贵州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
2002年以来,因为湖区农民发展养鱼和旅游业,湖水污染加重。2005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在万峰湖召开治理万峰湖污染紧急会议,邀请水利、水产专家商讨对策。
黔西南州畜牧水产局刘继红介绍:由于流域污染,湖水营养富化,从2001年开始,湖区出现“水华”逐年加剧。2004年,湖区80%的水面被10厘米左右的绿色“藻浆”覆盖,水体透明度急剧下降,网箱养鱼缺氧,水电站发电机叶轮敷满水藻,只好停机检修。水体污染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还湖水清澈刻不容缓。
2月3日,笔者从天生桥水库大坝沿湖而上,在150公里的湖面上,整齐有序的养鱼网箱,是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蔚为壮观。湖中水质清澈,10米以下还能见到游戏的鱼虾。
黔西南州畜牧水产局局长毛继恩说:为了还湖水清澈,我们做了五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严格控制投饵网箱,使用证发放5000个以内,面积270亩以内。现在实际发证2000多个,有效控制了生产性水源污染。二是大力发展滤食性鱼类养殖。目前滤食性网箱面积1361亩,2万多个,库汊栏网养殖滤食性鱼类2000多亩,产量6098吨。目前,已建成一个大规格鲢鱼、鳙鱼鱼种网箱培育基地,一个300亩淡水珍珠养殖示范场。三是科技培训。组织湖区一市一县六乡镇的养鱼户进行11期培训,培训了1000多人。州、市、县水产专家经常巡湖巡渔,对渔民传授科普知识。让农民们知道一口20平方米的滤食性网箱初始成本六七百元,年维护成本几十元,年效益1500元左右,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养殖滤食性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兴义市八达章办事处坝汪组村民贺方明家,2005年建了110口滤食性网箱,现已年收入50多万元。四是强化渔业行业管理。黔西南州畜牧水产局副局长覃黔平说,湖区现在有一套控制水面使用、入湖种苗检疫、饵料鱼药监测、疫病防治、出库鱼质量检测的制度,从无序化走向了有序化。仑江乡一心村支书岑亭宽说,该村成立滤食鱼养殖协会,有会员21户,乡协会有800多户,全村靠养鱼人均增收600多元,去年村人均纯收入2500元。五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万峰湖一业带多业正在兴起。目前,规划水面已利用70%左右,剩下水面用在内部结构调整,使一些更好的滤食性鱼类入库养殖。在万峰湖镇、巴结镇、仑江、未罗兰等地,围绕渔业的渔具制作、加工、餐饮、观光休闲旅游业已悄然兴起。
如今,万峰湖的“盘江鱼”,以体硕鳞光,肉细滋香而名播千里,每天有十多辆车把几万公斤鱼运送到昆明、贵阳、重庆、成都、南宁等地,连“湘鱼送黔”的湖南,也来拉“盘江鱼”。万峰湖已成为黔、滇、桂的一座金湖。去年仅兴义市湖区产鱼12000吨,产值达1.2亿元。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