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0年上半年,华南地区对虾养殖遭受病害扫荡,其危害程度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发病率和排塘率在50%以上,个别达90%。关于病害的原因,业界众说纷纭,有很多种推测。
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建国教授接受记者专访,首度与业界人士公开探讨今年的虾病问题。
“今年国家虾产业发展体系的工作重点是病害控制。”《农财宝典》:面临今年大范围发生的不明病因虾病,国家虾产业发展体系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何建国:首先介绍一下,国家虾产业发展体系是由一个虾产业体系中心、四个功能实验室和分布于全国各地沿海省份的17个试验站组成。其中,四个功能实验室分别是育种实验室、健康养殖实验室、病害防控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我们设有专门的病害防控实验室,进行虾病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和示范。此外,沿海省市除上海、辽宁没有试验站外,目前共有17个试验站分布于沿海各对虾主产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今年虾病是自1993年中国对虾大规模发生白斑综合症以来,又一次重大的虾病灾害,表现为发病速度快、面积大、损失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全国各地的虾病发生情况来看,南方比北方严重、高盐度比低盐度严重、高密度比低密度严重。南方地区以海南、广东、广西的发病情况最具有代表性,其中海南是重灾区。
对此,国家虾产业发展体系做了大量工作,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单单体系工作会议就开了3次。在今年年初的工作布置会上,体系就已经明确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病害控制,并确认由病害防控实验室和健康养殖实验室共同承担。今年虾病发生后,病害防控实验室就开始着手开展病因研究,并联合健康养殖实验室以及地方试验站,在海南、广东、广西、北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并从全国各地采集了大量的样品,开展了大量的病因分析工作。
《农财宝典》:我们在基层经常听到“虾病这么厉害,专家哪里去了?在关键时刻,怎么专家没有声音?”您对此怎么看?
何建国:这完全是误解,实际上从虾病发生开始,各方面包括专家都在行动,只是声音没有传到养殖户那里而已。但到目前为止,由于病因仍没有确诊,专家不便于随便发出声音,因为在一场重大疾病面前,专家言论判断更要慎之又慎。如果在病因还没有确诊的时候,就随便发出声音,可能会给产业带来更加重大的影响。前车之鉴可以明鉴,比如SARS期间,在病因未确诊前关于致病原是病毒还是支原体的两种不同专家意见,对正确防控SARS带来了一定障碍,从而耽误了治病时间也加大了损失。不正确病因的发布,不利于疾病的防控,如果能在公开发布前确认病因,就可减少这方面的麻烦。因此我个人认为,与其发出模棱两可的声音,不如不发出声音。
因为病害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并不是由一个单一的因素引起的,我们需要不断地试验和排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首先要进行调研、采样等一系列工作。到了实验室里面,我们还要对病虾进行病毒检测、感染攻毒实验,建立数学模型等,这些工作都是比较复杂且费时的。我们没办法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可以给出结论,那样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实地调研工作。体系内三位病害专家采取“三盲”试验手段,对各地试验站送来的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研究,各种方法的病原分析实验做了一大堆,感染实验在不同地点做了五六遍,到现在已有些眉目,但是由于实验数据还没有全部出来,暂时没有定论。
“从检测技术上来看,应该不是已知的病原,根据现有的结果判断极有可能是一种新的病毒;病因方面,环境和种苗都难辞其咎。”《农财宝典》:请您谈谈目前体系对病原研究方面的进展。
何建国:对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白斑病毒、细菌、寄生虫、支原体都有被检出,但是各个地方的检测结果都不尽相同,用现有的病毒试剂盒检测,有的地方能检测出来,有的地方检测不出来。比如在在海南、广东、广西,用已知的病毒检测,就没有发现已知的东西,即使检测出来也是极微量的。而在北方,检测出来的结果大多是白斑综合症。
现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今年的虾病应该不是由已知病原引起的,也不可能是已知病原的变异种。假如是已知病原的变异种,我们这些做了多年病毒病理研究的专家肯定是知道的、也肯定能找得出来,但是现在做了这么久的研究都没有找出来,所以判断极有可能是一种新病毒。至于是否由未知的病原引起的,我们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苗头。
《农财宝典》:如何判断极有可能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的?
何建国:今年的虾病传播速度非常之快,比往年的都快,一般在发现两三天后就死光,基本上没有办法治。根据这种发病特征,除非是环境的极大突变,但是没可能所有的池塘都突变,因此只能从其他病原方面着手排查,比如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等,但是这些病原都不能产生这么快的发病速度。因此,最后最有可能的原因只能是病毒,但是我们经过无数次的病毒感染实验,已知病毒检测都很少,最后能做出来的结果往往还是白斑综合症。现在基本上可以判断,对虾偷死是由支原体引起的。
《农财宝典》:病因方面,您是怎么看的呢?
何建国:病因方面,我认为环境和种苗也是脱不了干系。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发现今年养殖水体中的蓝藻等有毒藻类特别多,不排除对虾因为吃了有毒藻类而中毒死亡的情况,一些死虾肠道粘液比较多的情况就有可能是这种原因导致的。根据李卓佳老师的检测结果显示,有毒藻类在高位池以颤藻居多,土池则以多甲藻为主,这两种藻类用肉眼根本无法判断,养殖户常常将它们分别误认为是绿藻和硅藻,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而埋下隐患。根据目前的情况判断,病因极有可能是有毒藻类。
此外,综合多方面因素,与种苗肯定有关,这当然与不同的养殖水区、养殖模式也有关系。不论是北方、广东,还是海南,今年低盐度、低密度地区的养殖情况普遍都比较成功,混养模式也即生物防控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区也是养得很成功。但是,高密度地区的发病却很严重,而这些高密度地区投放的大部分都是进口种苗,虽然当地投放本地种苗的池塘也有发病,但情况不是很严重,所以我推断对虾发病与种苗有关。
《农财宝典》:不少地区都从病虾上检测到弧菌,因此有人认为病因是弧菌,您的看法是?
何建国:弧菌肯定与虾病有关系,但不是直接原因,顶多是个间接原因。其实,弧菌这种细菌性疾病是比较简单的,现在有很好的药物可以防治,而且是国家、国际认可的药物,比如氟苯尼考,可以直接撒到塘里或者拌料投喂,因此弧菌不会导致对虾在短时的几天内死光。即使可以从病虾上检测到弧菌,但也不能以此作出“弧菌是导致虾病大爆发的病因”的判断,因为养殖水体和虾体从来都是带有一定指数的弧菌的,但是这都是可以用抗生素防治的。即使是由弧菌引发的病害,最多是一片地区有几口塘发病,不可能一片池塘的虾都死光。
《农财宝典》:也有人认为,因为某些苗场在做苗的时候使用高抗生素抑制弧菌,而当这些苗到了养殖场后,农户不知情也不可能继续使用高抗生素,从而导致弧菌大爆发,虾病泛滥。
何建国: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的。在养虾过程中,消毒和抗生素是防治弧菌的常用办法,无论是多高抗性的细菌也好,用这两种方法肯定可以杀掉。另外,如果真的是由弧菌直接引发的这场大规模发病,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抗生素都无效?我相信除了国家准许使用的几种抗生素外,在发生这么大规模的病害的时候,养殖户为了挽救对虾肯定各种药物都试过,当然也包括违禁药,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事实上有哪家把虾救回来了?
“不要过度迷信进口苗,土苗不存在种质退化问题。”《农财宝典》:今年总体感觉优质苗并不优质,优质苗的发病比较厉害,您是怎么看的?
何建国:什么是优质苗?你怎么去判定它是优质的?因为优质苗本身就是很难界定的。如果这个地区的水非常好,没有病原,虾长得快,长得均匀,适合高密度养殖,那可以它叫优质苗。如果这个地区环境不太好,虽说具有“长得快,长得均匀,适合高密度养殖”的优点,但是抗逆性很差,你说这算不算是优质苗?因此,比较两种苗孰优孰劣,必须要在同等的条件下比较才行。
实际上,不同的种苗适合不同的生态环境,他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比方说,我们国家有100多种水稻,不同的品种适合不同的地区种植,如果将旱地品种的水稻种到水乡,那肯定不高产,但是它在旱地很高产,你能说它不是优质品种吗?这在虾而言,道理也是一样的,何况虾还分那么多品种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养虾品种因地制宜,不同的环境养不同的苗,不一定都养所谓的优质苗。
《农财宝典》:进口苗的发病率比本地土苗的高?
何建国:就是这样的。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去年就发生了,在去年底的体系总结会议和今年初的布置会议上,我就提出:在对虾品系筛选方面不要再开展工作了,建议体系要进行调整。
进口苗一般价位都比较高,目前多用于高密度养殖地区,而土苗大多是用在低密度(5~6万尾/亩)低盐度地区,同时采用虾鱼混养的生物防控方式。去年秋天,福建地区95%的进口苗在养殖过程中死亡,当时就引起我们极大的注意,接着这种情况在今年蔓延到了广东和海南。海南特别是文昌一带至今都还很惨,原因是当地养殖户基本不用本地苗而大部分用进口苗,他们的本地苗大部分都去了北方。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使用本地苗养殖,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成品虾大小规格不均一,由此产生两个不好的后果,虾价和产量都上不去。如果按照往年行情,这肯定是要亏本的,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杨本地苗。而那些前几年用进口苗养殖成功的人,渐渐地用进口苗形成了惯性,就普遍认为进口苗就是好的。当今年病害来袭的时候,即使连续放了5-6次苗,他们都没有醒悟过来,还是抱着博弈心态,想都没有想尝试一下本地苗。
现在能够生产进口苗的地方很多,但是每个地方的选育方向都不尽相同。一般而言,传统的公司和研究所所选育的苗种的抗逆性是比较强的;但是新近发展的苗场,他们只讲求生长速度、均匀度等指标,追求所谓的“777”模式,即70天养到70条,饲料系数0.7,而忽略了抗逆性这一点。我国春秋两季养殖环境差、气候不稳定,如果这个时候推进口苗的话,因为抗逆性差,就容易发病,因此不能过分地相信进口苗种。
《农财宝典》:但是南美白对虾在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就是以其“适应力强、广盐性、广温性”而受到大家的追捧的,这又如何解释呢?
何建国:南美白对虾确实是广盐性、广温性,但是说到适应性强,那是一个误导,我一直在反驳这个观点。你说它适应性强表现在广盐、广温、耐高密度,饲料饵料系数低,这个没错,但是在抗病力方面是没什么优势的,遇到白斑综合症的时候还不是一塘一塘的死?所以,大众都存在一个误区,以为适应性强就一定具有强的抗病力,这是必须要纠正的。
《农财宝典》:近年来,业内人士普遍感觉土苗越来越不行了,发病率高、种质退化严重,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何建国:首先得郑重声明一下,土苗不存在所谓的种质退化问题。土苗质量好不好,关键在于亲虾的选择。如果随随便便拿同一塘虾来做亲虾,那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单一的种源经过多次的繁殖放大作用,多样性越来越低,这是人为导致的种质退化。但是,如果用不同来源、不同地方的虾搭配来做亲虾,那是可以的。事实上,苗场需要建立核心种群,要计算遗传多样性,计算需要多少数量的亲虾才能保持这个遗传多样性,并对核心种群进行维护,这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一般而言,南美白对戏要选育到第六代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种质退化情况,但是我们国家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农财宝典》:那么如何解释“前几年土苗养殖成功率不高、今年反而比进口苗好”这一现象?
何建国:这里我们先来界定一下土苗的概念,所谓土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代、三代或以上的苗,但不包括高温苗和抗生素苗。
几年前土苗养殖不成功,与当时的养殖技术水平和养殖模式有很大关系,包括打氧技术。这几年进口苗高位池养殖成功,那是高位池健康养殖模式的成功,而不是进口苗的成功,如果把土苗放到高位池养殖,也一样可以取得成功,但其可能会表现出大小不均一、生长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因此,比较苗种品质优劣,必须在同等条件下比较才有效。
《农财宝典》:目前国内国家虾产业体系的育种进展如何?
何建国:进展很好。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中国对虾的综合性和抗病性的都有在做,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黄海一号”“黄海二号”,业界反映也非常好,但是放养密度不高,每亩2000~3000尾左右,用这个品种混养是一条出路。其次是南美白对虾抗病方面的研究也做得很好,目前已经建立了配套系,正在组建核心种群,有望在明年大力推广,但是这个品种的生长速度要比进口苗慢。
目前,体系内的南美白对虾虾苗场主要从生长速度和抗白斑病等方面进行选育,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不同地区养不同的苗,比如说低盐度地区、放养密度不高的地区,就养殖抗逆性强的苗,而不一定都是养生长速度快的苗。
“生物防控技术必将成为主流养殖模式。”《农财宝典》:今年普遍反映生物防控技术对防病效果明显,这是否会成为以后养殖发展的主流?
何建国:绝对是主流,这是我们主要提倡的一种养殖模式。科学地讲,不论鱼虾混养也好,还是虾鱼混养也好,都应该称为生物防控技术,这个技术基于流行病学的理论,虾病到底是怎么传播的?说白了就是通过虾吃虾传播的,这种传播速度是以1:70的速度快速发展的。这种虾鱼混养的生物防控技术就是应用了食物链的生态理念,也是老百姓通俗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理念,通过鱼将病虾、弱虾吃掉来控制病害,这又跟鱼的摄食力、病害的传播力有关,如果病害的传播力大于鱼的摄食力,那是控制不住的。
我们做过实验,在一个体系里里分别放1公斤草鱼和6条病虾,病害完全可以控制住,但是放1斤草鱼就会发病。实验证明,从放苗到收成,只有20%的虾被鱼吃掉,有80%的成活率,这种模式对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我们现在正在建立从海水养殖到低盐度养殖的生物防控技术体系,将来也将主要推广这些模式。目前混养比较多的有罗非鱼、草鱼、鲤鱼,甚至是吃活虾的胡子鲶效果都很好,北方地区也有一些混养河豚;而高盐度的则选择石斑鱼等耐高盐度的鱼,中盐度一般就是混养高盐度罗非鱼了。
当然,生物防控技术要形成一套的体系,还应该包括日常的生产管理、环境监控等。目前,我们这一整套体系都已经建立起来,在养殖密度5-6万尾/亩的水平下,控制病害效果显著。但是,为什么现在养殖户用这个方法养殖的还发病?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该放多大规格的鱼、放什么鱼、放多大密度、什么时候放,这些关键的技术还有待我们实验结果陆续公布。
既然这个技术在养殖密度5-6万尾/亩的水平下养殖效果非常好,那么对于高位池而言,是否还继续走高密度养殖模式?这是值得探讨的。如果放苗密度在10万、8万,这个生物防控技术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放到20万的密度,一旦发病,鱼就吃过不来了,如果加大鱼的投放量,那就真的是鱼虾混养了。按照现有的技术,高位池生物防控技术模式,必须要降低放苗密度。
《农财宝典》:今年高位池的发病情况比土塘厉害,因此有人质疑高位池模式不行,对此您怎么看?
何建国:高位池养殖模式没问题,只是水质管理和放苗密度有问题,降低放苗密度和注意调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防控:第一,采取隔离的措施,海区水的隔离,这是最主要的;第二是生物防控,对病毒性的传染性疾病,要采取生物防控技术。三是建议不要发展太高密度。四是苗种问题还是要引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