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对虾和梭子蟹不放流根本就看不到。”2日,莱州三山岛渔港渔民告诉记者,放多放少能明显感觉出来。90年代黄渤海的对虾一度绝迹,而近年来,烟台在渔业资源恢复上不断下功夫,渔民已经能够捕捞这两个物种增加收入了。
据山东捕捞站副站长王树田介绍,增殖放流有利于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对渔民增收也非常明显。烟台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始于1984年,是全国开展海洋渔业资源人工增殖工作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效益最高的地区之一。“较早放流的是对虾和梭子蟹,现在已经见到成效了。”
据统计,每投入1元,渔民会增收15-20元,增殖放流品种已经成为秋季渔业生产的主要品种,成为渔民全年收入的重要保障。2006年-2010年,烟台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放流水产苗种27亿尾(只),累计为渔民增收近14亿元。
今年,烟台增殖放流9亿个单位,放流品种达到14种,刷新了历史。烟台增殖放流区域已经由丁字湾、莱州湾、蓬莱近海和养马岛近海等传统海域,扩大到龙口近海、长岛近海和套子湾区域,涉及全市11个沿海县市区。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