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出发赶赴洪湖市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大沙湖农场,开展主题为“鱼类疾病防治情况调查与防治知识普及”的科技兴农社会实践活动。洪湖市水利资源丰富,素有“渔米之乡”、“水乡泽国”的美称,洪湖市大沙湖农场拥有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是洪湖市水产养殖业的突出代表。
据大沙湖管理区农业办公室分管养殖的刘主任介绍,大沙湖农场共有八个分场,鱼类养殖为规模养殖,八个分场养殖模式一致,养殖情况相似。
队员调查了解到,大沙湖农场的养殖户养殖的鱼种以四大家鱼为主,如鲤鱼,鲫鱼,鲌鱼等。鱼类疾病的高发期为4月底至5月初,以及8月至9月,高发鱼病为出血症及锚头蚤病等。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很多时候鱼类发病,大部分养殖户会根据以往的养殖经验自行选择药物及药物的使用量,而鱼病的防治工作做得比较少。
队员们对养殖户调查访问
值得一提的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刘小玲副教授亲自来到大沙湖农场,为养殖户做关于鱼类疾病防治的技术指导。为能取得更好效果,老师与养殖户们进行座谈,面对面地解疑答惑,并向传授专业知识。
养殖户左仕贵针对自家的鱼塘情况作了具体的咨询:“我的鱼塘每年夏天都会出现‘翘尾’的现象,卖药的说是有虫,我下药两到三次后,还出现这种情况,很难彻底解决。”刘老师回答道:“这种现象确实是因为有寄生虫的存在。主要是锚头蚤寄生在鱼的体表或是腮上,而且寄生的很多,才会导致鱼有异常的表现。”同时,老师也对如何预防和用药作了一定的指导,建议养殖户在鱼苗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是食盐水消毒,将尚处于受精卵状态的虫类杀死,这样就能大大的减少发病率。一旦发病,很难根治,下药也只能杀死水体中的受精卵,使寄生虫的量不再增多,对于鱼体上的虫抑制作用不大,下药要在3次以上才会有效果。并且,一种鱼药使用2年左右后要更换用药,因为对于长期使用的药,寄生虫很快就会产生抗药性,药效也就自然在减退。
刘小玲教授向养殖户传授鱼病防治知识
咨询会后,刘老师与养殖负责人相互留下联系方式,表示今后加强联系,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帮助。同学们还向养殖户发放了关于鱼病防治的知识手册,让养殖户可以学习到鱼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防治知识。
实践队员孙国成说:“养殖户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我们来到这里,将高校的专业知识带到基层养殖户身边,让专业的教授与养殖户之间建立交流,达到服务群众,科技兴农的目的。”
队员们向养殖户发放知识手册
(华中农业大学 赵伽嘉 王瑶)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