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青壳白肚的阳澄湖大闸蟹,悄然孕育出了一个蜚声全国的产业。食客趋之若鹜,蟹农收入不断增长,“阳澄湖”蟹专卖店大江南北纷纷开张……凭借这一产业,环阳澄湖四区县(市)——苏州昆山市、相城区、工业园区、常熟市的渔业综合效益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随着养殖、销售规模的迅猛扩大,近年来,阳澄湖河蟹产业开始遭遇新的瓶颈:一是蟹的品牌、品质屡遭质疑,二是产业链过度集中于养殖销售环节,附加值难以提升。
苏州的昆山市、相城区是阳澄湖大闸蟹的最主要产地。8月16至17日,大闸蟹收获季节将至之际,本报记者赴核心产区——昆山巴城镇和相城阳澄湖镇调查采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今年阳澄湖蟹产区的真实生存现状;看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加减法”,围绕大闸蟹的产业链调整正在加快。官员和老总们都在反思:无论从稳定品质、提高品牌附加值,还是拉动地方经济均衡发展、持续带动农民增收的角度看,阳澄湖蟹都亟待构筑出更大的产业平台。
底气:阳澄湖畔的“蟹乡”
【镜头】
离阳澄湖蟹正式开捕上市尚有月余,巴城阳澄湖畔的“蟹坊苑”市场已有些热闹。8月16日下午,35℃的高温下,三宝特种水产养殖场、三宝舫酒楼的老板张万福坐在大厅里品着茶,看着门前加紧改造的道路和绿化,估算着今年的收成,“饭店消费的蟹,加上养殖场直接销售的蟹,毛收入可以达到1000多万元,超过去年”,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喜悦。
蟹舫苑是苏州乃至江苏最大的蟹市场,有大小餐船150条,餐位2.5万个,交易小船220个,停车场约10万平方米,年接待食客50万人次以上。去年,全国蟹价下跌,该市场生意依旧火爆。投资人荣伟介绍说,迄今投入已达3900万元,今年还将追加投入4500万元进行新一轮改造,停车位增至近千个,增加绿化面积,种植几万棵香樟,并成立大闸蟹交易有限公司。
巴城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主任宋征江说,蟹舫苑是他们管理的四家蟹市场中的一家,其余三家为渔家灯火、巴城湖、春秋水城市场,均以大闸蟹美食和零售为主打特色,品牌统一为“巴城阳澄湖”牌,四家共有大型餐船292条。中心还建有一条蟹美食街,建筑面积31770平方米。镇上经营大闸蟹为主的民间饭店和码头,更是不计其数。该旅游度假中心由巴城镇政府投资,据统计,去年有150余万人次的蟹客在此餐饮、购蟹和住宿。宋主任笑道,今年肯定会超过去年。
宋征江、荣伟和张万福们的底气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传统资源优势,来自他们身边的“大闸蟹之乡”——阳澄湖水域。
水产专家们普遍认为,阳澄湖是河蟹生长最理想的水域之一。此湖及周边水质较好,水草丰茂,螺蛳小鱼众多;尤其是阳澄东湖,水浅底硬,阳光直射湖底。近年来由于“退渔还湖”,湖面围网和放流养殖面积逐年缩小,生态环境进一步趋好,这些造就了阳澄湖大闸蟹令人垂涎的香味和口感。
据农业部门提供的数字,阳澄湖周围70%的水面都养殖了螃蟹。昆山、相城两地养殖面积近17万亩,其中蟹塘面积10万余亩。去年全省河蟹价格全面下跌,部分产区蟹农收入大幅下滑甚至亏本,但阳澄湖产区基本未受影响,仅巴城镇的销量就超过了2500吨;阳澄湖镇的阳澄湖大闸蟹集团公司产销量达到了1200吨,总收入逾3亿元。“大闸蟹之乡”的资源价值再次得到了市场的证明。
叹息:只有一季的旅游业
显然,“阳澄湖”的宝贵资源——包括每年数千吨的优质河蟹和历史悠久的地域品牌,早已带来了餐饮等下游产业的繁荣,然而,这种繁荣却有短暂和残缺的一面,旅游业便是典型。
【镜头】
8月16日下午四时许,巴城星期九休闲农庄已几乎看不到游客。工作人员说,夏季四点售票就结束了。五点多,巴城老街空空荡荡,只剩下了酒楼的喧哗。
当晚,在巴城镇的五星级东方云鼎温泉度假酒店,客人居然都被热醒。电话询问总台才知道,酒店已“歇夏”一个多月,刚刚恢复营业,中央空调主机尚未全部运转。同样的原因,翌日也没有早餐。
宋征江已在巴城干了二十余年的旅游管理。他坦言,一直以来,巴城旅游业几乎全部依赖大闸蟹。去年来巴城的游客有173.4万人次,其中150万人是专为食蟹购蟹而来,占到了近九成!这里的旅游淡旺季异常分明,阳澄湖大闸蟹集中在9月至11月上市,巴城旅游业8月底开始苏醒,秋季便是最旺的季节,剩下的八九个月都是淡季。“九月份起,蟹舫苑就会有大批的自驾游客”,三宝舫酒楼老板张万福说,“80%以上是上海人,他们走时还会大量购蟹,平均每人采购额在千元以上。那时,普通的旅游团我们一般不接。”每年这段时间的长假和周末,上海牌照的车都会在巴城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口排成长龙,经常因为超过200米而免费放行。
但巴城人也在叹息:我们的旅游业实际上只有一季。虽然旅游业收入在逐年上升,但过分集中于蟹的消费,休闲度假等下游环节发展滞缓,如历史文化体验、自然风光欣赏、其他土特产采购等。巴城只是一个缩影。客观看,对比太湖、天目湖、微山湖等地区,阳澄湖的旅游业不仅产业链偏短,而且结构多少也有些畸形。
阳澄湖地区已有4000多年的吴文化底蕴。以巴城为例,不仅流传着“天下第一食蟹人”巴解的传说,而且这里也是昆曲的发源地;巴城老街有2500余年历史,崇宁古寺已历千年。休闲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星期九休闲生态农庄是苏州最早的星级农家乐之一;万亩葡萄基地里可以自酿葡萄酒;阳澄湖镇的莲花岛农家乐、沙家浜镇的芦荡湿地和“春来茶馆”、唯亭镇的草鞋山遗址公园也都是颇具特色的水乡旅游目的地。
环湖地区的旅游配套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仍以巴城为例,坐拥苏州仅有的两个天然温泉之一的东方云鼎温泉;仅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内,就有五星级的东方云鼎、阳澄湖费尔蒙,四星级的宝曼、威尼斯假日等高星级宾馆。东方云鼎酒店紧邻阳澄湖,拥有1000多间客房。还有大上海高尔夫球度假村、东方明珠、富元等高尔夫球场或练习场。
大闸蟹品牌号召力强,相关资源俱备,阳澄湖地区的旅游业何以只有一季繁华?
当地业内人士分析了几个原因。首先是游客集中于大闸蟹成熟期,旺季滞留时间短,淡季难有吸引力。其次,历史文化资源还未充分挖掘,缺乏游客参与性强的互动性项目。其三,除了以大闸蟹为主的水产品外,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薄弱。此外,旅游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江浙水乡旅游早已进入了品牌竞争的阶段,阳澄湖地区的乡镇却起步不久,必须努力追赶周庄、西塘等先行者。
专家认为,这些还只是表面原因。由于多年来河蟹养殖销售的利润较高,“阳澄湖”的地域品牌资源长期停留在这一环节,刚刚进入下游的旅游业,导致资源整合力度不足,附加值不高。只有打破以“卖蟹”为本的传统观念,推动品牌资源向下游延伸,拉长大闸蟹产业链,做大产业平台,才能给阳澄湖旅游业带来全新的机遇。
悟道:产业链亟待延伸
海外闻名的“阳澄湖大闸蟹”竟然拉不动原产地的旅游业,这一困境显然触动了阳澄湖地区的很多河蟹企业。算一笔账,去年巴城养殖了近9万亩蟹,按正常产量和价格水平,如果全部直接销售,总收益也不超过3亿元。相比之下,当年巴城旅游度假区约13亿元收入与蟹相关,但其中真正消费的蟹却只占全镇总产量的一部分!倘若其他企业也能得到相似的附加值,巴城整个大闸蟹产业链的收入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老总们开始意识到:要提升大闸蟹的效益,做出更大的市场,不仅仅需要提高品质,产业链也必须向下游延伸。这个下游不仅是指旅游业,也包括电子商务、物流,乃至环保产业。
阳澄湖大闸蟹集团公司是相城区的龙头企业,董事长沈建明告诉记者,去年起他们实施了鱼虾蟹混养,增加水产品种,蟹、蟹苗加上青虾和鱼,每亩收入近万元。此外也积极向下游产业拓展,建设了“阳澄湖”牌大闸蟹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与顺丰快递、邮政EMS紧密合作,全国配送。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目前旅游业产值已占总收入的30%。
巴城武神潭村的春秋水城蟹业公司创办时间不长,村支书兼总经理蔡兴宝介绍,刚刚建成一期1400亩水面的蟹产业园,虽然今年产量不过五六万斤,但目标是旅游、养殖、休闲、观光四位一体,未来将开放垂钓、观光项目。记者在现场看见,蟹塘里种植着荷花,可以看见水下游弋的鱼。
采访手记:
两天的采访,奔走于阳澄湖畔的众多园区和乡村,与阳澄湖养蟹人、养蟹企业聊过去和今天,聊收获与隐忧。记者深刻体会到,盛名之下,其实压力重重。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产业链亟待拉长变宽。
如何构筑出更大的产业平台?不仅是阳澄湖,对于固城湖、洪泽湖等我省其它重点河蟹产区,都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相信专家和企业家们未来会有很多新的设想和实践。从目前看,省内河蟹产区无疑应更加重视发掘蟹的附加值,注重旅游、电子商务、物流等下游市场的新需求、新趋势,培育以现代化服务为核心的河蟹全产业链。而现实的重点,便是河蟹商业品牌的塑造。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