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6月21日,福建省宁德市科技局受福建省科技厅委托,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等国内专家,成立以雷霁霖院士为主任、李思发教授和方永强研究员为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在福州对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7个单位共同完成的《大黄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进行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与技术报告,审阅了项目组提供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组就大黄鱼养殖生物学与驯养技术、从野生鱼和养殖鱼优选亲鱼技术、一年两熟发育特征与多季育苗技术、活体桡足类作为育苗中期饵料的开发和应用技术、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和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等,历经近20年的研究,较系统地解决了大黄鱼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一系列生产难题及关键技术,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在大黄鱼主养区构建了包括产业规划、标准化、环境监测与产品检测、品牌与质量安全、病害防治、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在内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项目组还开展了雌核发育和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为今后大黄鱼良种培育打下了一定基础;通过项目组的技术推广和辐射,推动闽东地区形成了年育苗逾10亿尾,年养殖产量6万吨,产值20多亿元的大黄鱼产业;在我国形成了年育苗量10多亿尾,产量7万吨,产值30亿元,累计产值200多亿元的大黄鱼养殖产业。形成的产业链带动了诸多相关行业发展,增加了大量的直接与间接从业人员;使资源濒临枯竭的大黄鱼成为产业化的养殖种类,保护了我国大黄鱼资源,为我国海水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率先研究解决了大黄鱼养殖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成果属国内外首创,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还对大黄鱼养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