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7月4日,广西水产畜牧局与气象部门签订共建海洋渔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合作协议。此后,广西渔业部门可以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灾害信息,为渔民们提供是否出海的信息,保障海上生产活动的安全,同时也为海上防灾减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日当天签订的协议中,两局确定了合作流程:一旦发生重大的天气变化时,气象部门向水产畜牧局提供海洋天气预报,灾害天气预警等气象信息,水产部门则通过自己的系统,将最新的消息发布给海上的渔民们;当海上渔船或沿海渔业生产设施等遭遇灾害性天气导致事故时,水产部门向气象部门通报相关情况,气象部门则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同时,双方还将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渔场等场所,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站。据悉,即日起,双方的技术人员将联合开展预报情报会商、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及渔业等科研项目的研究。
俗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广袤的海洋为我们提供巨大资源的同时,也会带来安全威胁。常年来,广西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北部湾区域及沿海地区是台风、海上大风、海雾等气象灾害频发高危区。平均每年有4-5个热带气旋影响广西,最多年份达9个,严重威胁海上渔业生产活动的安全,特别是海上渔民除了需要常规天气预报服务外,更需要海域风浪预报,特别是台风和风暴潮的气象预报服务。
据统计,广西拥有海洋机动渔船1.5万艘,海洋渔业从业人员近30万人。近年来,随着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北部湾区域以及我区沿海地区是受台风、海上大风影响的重灾区,再加上海水养殖环境差,设施抗风浪能力弱,近年来,全区每年平均发生渔船海难事故25起,其中有近三分之一与气象因素有关。
据了解,广西气象部门为海上提供的气象信息,是利用电报通知台风警报站,然后通过升挂不同编号的强风信号风球,通知准备出海或正在海面上作业的船只就近回港避风,还有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发布气象信息。但对于海洋气象灾害监测点来说,我区目前建立的海岛自动站仅10个,且大部分在近海,海上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不强。尽管有一批项目在建设当中,但目前还不足以提供更准确的气象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