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参与活动的市民将鱼苗投入大海。
6月8日是第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2012年增殖放流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当天 ,山东青岛市民代表在小麦岛海域分别投放7000尾牙鲆 、4000尾半滑舌鳎、140万尾中国对虾以及20万尾梭子蟹。本月内,将有八亿单位优质鱼虾蟹苗游入大海,这些苗种日后将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
8日上午10时30分,由三艘大型船只组成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船队从奥帆中心起航,载着7000尾牙鲆 、4000尾半滑舌鳎、140万尾中国对虾以及20万尾梭子蟹驶向小麦岛附近海域,2012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据悉,此次活动邀请了市民进行认购和投放。
记者看到,鱼虾蟹苗装在一个个盛有海水的封口塑料袋中,等待游入大海。其中,牙鲆和半滑舌鳎的长度在12厘米以上,对虾和梭子蟹不过指甲盖大小。到了指定海域后,工作人员将放流滑梯架到船舷上,市民们解开了袋子 ,一袋袋的鱼虾蟹“乘坐”着滑梯直接游入海中。
青岛土生土长的周女士乘坐了2号船,将几袋对虾苗放归大海。今年59岁的她依稀记得过去青岛的鱼肥虾鲜,也痛惜于近些年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希望能够通过放流,让餐桌上的鱼越来越丰富,说不定明年,我买的鱼就是自己亲手放生的呢。”她一边解着袋子一边告诉记者。
市海洋与渔业局渔政处处长张永举介绍说,2012年各级财政投入将近2000万元,计划放流8亿单位优质水产苗种。据介绍,今年的放流品种包括中国对虾、立虾、梭子蟹、牙鲆 、半滑舌鳎等九个,其中,半滑舌鳎是新增品种。放流海域包括胶州湾、灵山湾、鳌山湾等优势港湾,这些鱼虾蟹苗将在本月内完成投放。
张永举说,去年全市共投放各类苗种7亿单位 ,今年的投放规模,是历年最大的一次。“我们所选择的全部都是优质苗种,适合在青岛近海海域生长,投放区域也是青岛的优势港湾,投放前,苗种全部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检疫检测。”张永举告诉记者。
■特写
半滑舌鳎加入放流团队
身子是扁平的,大约有孩子的巴掌那么大,远观和牙鲆有点像 ,这就是今年新添的品种半滑舌鳎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鱼又名牛舌头、鳎目、鳎板 、鰙鳎、细鳞、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适应青岛的水域环境。
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少,味鲜美,高蛋白营养丰富。在8日进行的投放中,共计4000尾游入大海。“一年半之后就会长成两斤左右的大鱼,到时候市民就可以尝鲜了。”工作人员说。据悉,这种鱼在市面上售价不低,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每斤百余元,即便是巴掌大的鱼苗,也卖到了七八元一尾。
虾蟹当年就能捕,鱼要一年半长成
“尽管现在放流的都是些苗种,但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到了秋季休渔期结束,虾蟹就基本成熟可以捕捞了,今天投放的鱼,也将在一年半后长成。”市海洋与渔业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届时,这些鲜美的海货就会被端到市民的餐桌上。
“增殖放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张永举告诉记者,从1986年增殖放流开始实施之后,经过多年大规模的增殖放流发现,原先消失不见的对虾、梭子蟹种群等在近海海域又重新形成。按照近五年的实践证明,立虾投入产出比平均达到1:10,梭子蟹达到1:15,渔民直接从中受益不说,大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统计,“十一五”至今,青岛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24.5亿单位 ,增殖放流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预计今年年底,回捕产量可达到一万多吨,产值达两亿多元。”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建海洋牧场保渔业资源
除了伏季休渔,增殖放流之外,本市还通过兴建海洋牧场,保护渔业资源。海洋牧场里种的不是“草”,而是废弃不要的旧渔船、车辆、废轮胎以及大石块 、钢筋混凝土构件。投入海底的它们再“种”上各种海藻,就成了动、植物良好的生息场所。
本市自2001年开始规模性建设人工鱼礁,至2010年底已有王哥庄海域、五丁礁海域、大管岛海域、石岭子礁海域、斋堂岛海域5处人工鱼礁启动建设,完成投资1.28亿元,今年,全市首个公益型人工鱼礁项目也在崂山区准备建设。计划到2015年,在全市沿海适宜海域建设8处人工鱼礁区。
文/图 记者 周晓荷 通讯员 周健伟 江朋
■相关新闻
“向阳红06”船将成远洋科考船
半岛都市报6月8日讯(记者 李保光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刚刚从黄海执行完任务的“向阳红06”船,当天全天向学生和市民开放。据介绍,“向阳红06”船是一艘由货船改装而成的远洋科考船,主要具有海洋观测浮标、潜标布放回收,海洋环境监测,远洋综合调查和执法巡航等功能。
6月8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举办了以“心向海洋,点燃梦想”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刚刚从黄海完成任务返回青岛母港的“向阳红06”船全天开放,来自潍坊市昌乐二中的700多名师生进行了参观。
“上次黄海维权持续了11天 ,整个过程十分顺利,没有发现违法的外籍船只。”该船政委谢宏有向记者透露,目前包括10000米地质绞车和多波束仪还没有安装。“这些设备都已经从国外订购,预计年底前到货并完成安装。”谢宏有告诉记者,如果所有设备都安装完毕后,“向阳红06”船便会华丽转身成为一艘远洋科考船。
那么,“向阳红06”船有没有可能和“蛟龙号”搭档出海进行科考呢?谢宏有解释称:“为了搭载‘蛟龙号’,工作人员专门对‘向阳红09’船做了大幅度的改装,‘向阳红09’船已经成为‘蛟龙号’的专用‘坐骑’。”虽然无缘“蛟龙号”,但“向阳红06”船的地位却并非不重要。“等船上配备了一流的设备,不排除将来会远赴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进行科学考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