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的鱼越来越难打了
地点:大鹏新区南澳街道沿海
面积:8000多亩
年产量:4698吨
生产方式:近海捕捞+网箱养殖
产品流向:南澳各酒楼和市区水产市场
5月18日,晶报“走转改”特别报道刊发了记者走访深圳水产品市场的实地调查。记者继续追溯水产品源头了解到,深圳水产品市场需求每年达25万吨,深圳可自给自足。近日,记者分赴东部海域、海上田园和深圳湾深入探访水产品源头供应情况,向读者呈现“鱼塘”现状。
深圳海岸线的精华,在城市的东部。从市中心驱车向东行驶,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大鹏半岛。这个地方因为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特辑中被评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之一,成为旅游者的挚爱。这里已经被市政府规划为国际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不过,大鹏半岛对于深圳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旅游业,它同时是深圳最重要的渔场。
网箱,随着海浪晃动着。“你们来得正好,今天是休渔之前的最后一天,再晚一天来恐怕就看不到出海捕鱼了,”正在南澳检查休渔准备工作的深圳市龙岗区经济促进局海洋渔监科科长王爱然,邀请晶报记者一起出海。
从南澳码头出海不远,就可以看到海上有各种各样的网箱,随着海水晃动起伏。
在南澳打鱼的,大多不是南澳人
第二天就是休渔期了,出海打鱼的船不多。记者在海上碰到了周均夫妇,他们来自河南,划着一艘小船打鱼。周均说,自己来这边打鱼已经十几年了,打上来以后主要卖给附近的酒楼,十几年来,之前最多时候,每天能打500块的水产品上来,现在每天只能打100多块的。近海的水产品越来越少了。
在一个渔排上,记者见到了今年40岁出头的陈天舜,和周均夫妇一样,他也不是南澳本地人。“从老家陆丰来到这里打工好几年了,”陈天舜说,这个渔排上养的鱼很多,红鱼、鲳鱼等许多种。
“现在南澳本地人从事渔业的已经不多了,”南澳街道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忠华说,随着大鹏半岛旅游业开发力度的加强,如今南澳居民大多从事旅游服务、餐饮。现在出海打鱼的大多是来自重庆、河南等地。
除了来自内地的打工者,活跃在南澳的还有不少港澳流动渔民。据统计,在深圳近海捕鱼的港澳流动渔民大约4500多人。
近海鱼的品种越来越少
碧海黄沙,本是大鹏半岛成为“最美海岸”的傲人资本。但是,随着深圳以及珠三角地区工业和城市化的超常规发展,频频发生的海水污染,使得这里的渔业环境日趋严峻。上世纪80到90年代,深圳的赤潮发生频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80年代每年平均发生3起左右,90年代初每年平均5起左右,90年后期更上升到了平均每年7起左右。其中,发生在1998年的赤潮,使得大鹏半岛沿海的渔业几乎“全军覆没”,150吨网箱养殖的鱼类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进入21世纪之后,赤潮依然频频造访,仅2003年,深圳沿海就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5起,污染海域面积41公顷,发生赤潮10起,累计面积150平方公里。
不过,虽然渔业生产的环境日趋严峻,南澳的渔业产量依然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数据显示,2011年南澳渔业产量4698吨,产值6623万元,都较2010年增长2%左右。
总量和产值的增加却并没有带来利润的增长。“现在增加的产量,大多数都是便宜的贝类,好一点的鱼养不成也打不起来。那些好的品种都是比较娇贵的,水质一恶劣就根本没有办法存活。鱼的品种一贱,哪来利润?” 老渔民陈吉光说:“现在就是撒100网也打不起一只龙虾和石斑鱼上来,现在海里鱼的品种已经从1990年前的30多种下降到十几种了。”
重金属污染现在还查不了
虽然南澳沿海的海水水质不断下降,但南澳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每逢节假日,从市区到东部沿海的道路几乎都要塞车;今年五一节,南澳一天接待了5万多人。
王爱然告诉记者,对于养殖的鱼,主要以抽检为主,也就是在开始卖鱼的每个网箱里捞出几尾,进行检测,一旦有超过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数据出现,整个网箱的鱼都要被捞起来,送到清水河的处理厂进行专业的无害化销毁处理,还要对养殖户罚款。
而现在抽检的主要项目,还是看人工投放药物是否超标,为了杀灭对鱼等有害的细菌或者微生物,或者让鱼更迅速地繁殖或长大,许多养殖户会在网箱里下药。
国家对这一块很重视,为了避免相关检测徇私舞弊,曾经让各地方的检测部门互相轮换检测,东莞相关部门就曾来深圳抽检。
对于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王爱然介绍说,深圳东部的海洋环境在整个深圳来说算是不错的。贝壳类的生物与鱼类相比,出现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更大,同一种类的鱼,大鱼与小鱼相比出现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更大。目前,我国还没有把重金属污染列为日常检测的范围,因此深圳本地还缺乏相关设备,曾经做过几次检测,是把相关样品送到省里检测,结果如何,上级并没有公布。
王爱然说,重金属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养殖户是被动接受,所以未来如果检测出超标,如果要销毁水产品,可能得给养殖户一定的补偿。(晶报首席记者 王恒嘉 马骥远/文 成江/图)
部门说法
深圳水产品合格率“百分之百”
“深圳的水产品年消耗量大约是每年25万吨,目前,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深圳市经贸信委海洋处处长甘伟明向晶报记者表示。而市场监管部门向全市公布的检测结果表明,深圳市场上水产品的合格率为100%。
近海捕捞+远洋渔业+基地回运=自给自足
甘伟明表示,深圳市场上水产品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首先是近海捕捞,南澳、葵涌等传统的渔业地区,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渔业生产能力,产量连年稳中有升。
其次,从2006年开始,深圳实施“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建设了一批水产养殖场,其中大部分是深圳企业设在周边城市的。“最近3年,这些基地向深圳市场回运的水产品分别达到5万吨、10万吨和16万吨,占据深圳水产市场的比重从20%增长到60%,”甘伟明说。
这还不够,深圳把触角伸向了远洋。1994年全市第一家远洋渔业企业深圳市远洋渔业公司正式注册成立;1997年之后,深圳又相继成立了深圳市远洋渔业公司蛇口分公司、市海昌顺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现水湾远洋渔业公司)、市海源远洋渔业公司(现停产)、市深水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市联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市深港远洋实业有限公司。目前,深圳已拥有捕捞渔船近百艘(包括代理渔船),捕捞产量3万多吨,回运2万吨左右。
水产品检测合格率100%
今年4月2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第一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水产品的合格率为100%。这个结果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抽查了18家超市、13家农贸市场、4家农产品批发市场、3家水产品批发市场后得出的。检测大宗水产品210份,监测项目为禁用药物残留量和保鲜防腐剂,主要包括氯霉素、甲醛、孔雀石绿等。去年四个季度的检测结果,水产品的合格率稳定在99.56%,高于肉类和蔬菜的合格率。不过,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等,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对水产品的检测标准,因此还没有对其展开制度性的检测。
水产基地回运
远洋渔业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