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这里的冬棚早春苗发病达八成。”近日,记者在走访江门新会大鳌镇时,江门市新会区永顺兽药有限公司老板林华松告诉记者,当地冬棚早春苗在开棚后陆续出现偷死症状,从3月开始,除冬棚早春苗发病超八成外,3月份后投苗的土塘发病率也接近五成。
据林华松介绍,今年大鳌有9成的虾塘都养冬棚早春苗,目前发病干塘的就有4-5成。据了解,当地冬棚早春苗放苗主要集中在二三月份,放养密度为7万尾/亩。清明节前,冬棚水温较低,对虾吃料不猛、生长缓慢、抵抗力较差,大多虾苗养了七八十天,也才100枝/斤。对此,不少养殖户都感叹:“从没见过长得这么慢的虾,虾苗质量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随后记者在大鳌镇车站旁的虾塘走访时,远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恶心的臭味,这都是死虾腐烂于塘底的结果。记者看到,大片排列有序的虾塘,有的开足增氧机,有的已经干塘,有的则是静静的一塘死水,而虾塘上的冬棚框架却还清晰可见。“那些不开增氧机的虾塘,估计也是准备排塘了。”林华松说。
据记者调查了解,当地发病的虾多表现为肠胃赤红腐烂、空肠空胃,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不同于往年发病情况。林华松告诉记者,一般在暴雨后就会发病,第一天发现有几十条死亡,第二天有3-5斤,第三天就有几十斤,4-5天后空肠空胃的就有8-9成。一口10亩的虾塘,发病一周后干塘就只剩下几十斤了,累计死虾量达到2000多斤。此次冬棚虾发病之急、死亡之高,是业内许多人士未曾意料到的。
据悉,此次发病的冬棚早春苗,普遍吃料较少,生长缓慢,养到现在,大多也才100枝/斤。由于发病之后无法及时控制,养殖户只能选择卖虾,但像这样规格的虾只能卖到6元/斤,养殖户损失惨重。
行业人士对此次虾病成因无法统一。“真正原因谁也说不清,但是我觉得虾苗的原因超过一半,其他比如水质、天气和饲料等,也有一定的关系。”大鳌某药店老板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虾苗生长速度差强人意,即便是一代苗养殖效果也是很差。
有业内人士表示,4月初气温回升后当地开始拆冬棚,不想拆棚后降水量大、池塘环境变化大,从而造成此次对虾病害大面积暴发。“往往雨后对虾就突然蜕壳,导致体质下降,发现空肠空胃后很快就死亡,想治都治不了。”林华松说,近期雨水天气反复是造成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当然,对虾发病也与当地养殖户的养殖操作有一定关系。据了解,大鳌目前平均塘租在4000多元/亩·年,有的高达7000-8000元/亩·年,在高塘租的驱使下,为了提高池塘利用率,不少养殖户在对虾发病干塘后,仅仅经过简单的消毒处理,就又开始进水放苗。“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虾塘潜伏病原增多,导致恶性循环。”林老板说。
“此次暴发的肠炎,目前还没发现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林老板介绍,下雨过后以AD活性钙0.8kg/亩、增氧剂0.2kg/亩的用量同时泼洒,以起到增氧作用。因为雨后上下水层对流大、溶氧低,增氧机增氧效果有限,通过此手段能有效提高水中溶氧,提高对虾抗激能力。4小时后,再以80g/亩的用量泼抗生素,接着第二天再泼一些中草药,能有效提高对虾抵抗力,有效地预防雨后对虾发病、偷死。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