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海洋渔业 > 海洋综合 > 正文

海南渔业,向南海深度迈进

发布时间:2012/5/8 9:13:15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南海,是一座永续的渔业金库。自汉武帝开始,南海就有了渔业生产。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可相对西南中沙海域而言,近岸仍然集结着大量渔船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巨大的石斑鱼

 南海鱼类资源丰富。

 

 南海是一个真正的海洋牧场。

南沙人工网箱养殖

南海,是一座永续的渔业金库。自汉武帝开始,南海就有了渔业生产。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可相对西南中沙海域而言,近岸仍然集结着大量渔船,这给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绝大多数海南渔民都梦想造大船、闯深海。对此专家建议:保护近岸海洋资源,开发南海渔业资源,让海南渔业创造辉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我们基本上在近海作业,一年中偶尔才去南沙捕鱼。”4月上旬,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三亚榆丰渔民专业合作社的梁亚薛正在港口装冰上船,装好冰后,他就要开船去南沙捕鱼了。

  48岁的老梁,15岁就跟着父亲上船打渔。少年时光的海上作业生活,令他非常怀念。“当时的渔船虽然不好,但就在家门口捕鱼,也能有很高的产量,而且资源好,渔获品种很多。”

  现在,老梁不得不远离三亚海,到更远的西南中沙海域去进行渔业生产。因为近海作业,已经没有产量了。

  捕渔手段越来越先进

  捕渔范围越来越远

  中华民族在南海的渔业作业活动,自汉武帝时就有了。到16世纪时,海南东部沿海的渔民更频繁地到西南中沙一带海域,从事渔业生产,并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西沙永兴岛建立后勤服务机构。据了解,1950年代时,琼海县渔业年产量就达2000多吨干品。

  “过去,一个罗盘,一张海图,一把尺子,就出海了。”梁亚薛说,上一代渔民中的船老大们,航海技术真是厉害,他们凭观察海潮流向,品尝海水盐度,打水铊,量水深等办法,就能知道船走到了什么位置,海洋气候会有什么变化。

  现在,海上作业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了,渔船从帆船改造成了机动船,航海的辅助设备也多起来了。梁亚薛在驾驶舱一一给记者介绍那些行船的“宝贝”:导航仪、GPS、北斗星通信设备等等。

  而渔网,也在逐年改进。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向民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小型机动渔船以小拖网、潜捕、手钓为主;上世纪60-90年代,以小型渔船进行底拖网作业为主;近几年来,三亚渔民已经在中沙开始进行灯光围网作业。2008年、2010年,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组织渔民进行南沙灯光围网试验(金枪鱼类),效果较好。

  更重要的是,渔船有了冷冻设备,捕获鱼虾后,可以冻存起来,这使得渔船可以到更远的深海作业,不用担心渔获物会变质。

  与三亚渔民作业习惯不同的是,琼海潭门一带的渔民,自古以来,就到南沙一带捕鱼抓螺。“以前,潭门渔民很穷,没有钱买大的鱼网,作业方式都是靠裸潜入海底捕捉,不小心就会得减压病。”47岁的符爱民告诉记者,南沙群岛礁盘多,海洋生物都在礁盘内栖息,到达南沙群岛后,晚上,渔民就戴上头灯,潜到海底作业,猎获正在睡觉的鱼类。

  符爱民说,如今潭门渔民的装备也越来越先进了,潜水服、潜水镜、氧气瓶等设备都有了,船上也有了冻库,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把渔获就近拉到马来西亚等国家销售了。

  1998 年3-5月,琼海市海洋水产局利用定置刺网(三层刺网为主)对中沙、南沙礁盘深水域中下层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开创了南沙深水刺网作业的方式。

  如今,凭借着越来越先进的渔船设备和作业方式,海南渔民作业范围也越来越远,从近海慢慢地向深海远洋发展。

  海南渔民:休渔制度应根据生产实际修改调整

  随着渔业的发展,近海渔业资源遭到了掠夺性的开采,开始出现资源枯竭。于是,休渔制度应运而生。

  所谓休渔制度,就是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制度,它规定某些作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海南不少渔民认为休渔制度自1995年实行以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应该对它进行修改调整。比如,南海周边有许多国家,这些国家的渔民也在南海作业,中国实行休渔制度的时候,正是渔汛正多正旺的时候,中国的渔民因为休渔不能进入南海捕渔了,但周边国家的渔民却没有这个制度;另外,休渔范围太宽了,事实上,南海,尤其是中沙、南沙海域,由于水温常年很高,鱼群生长快,加上中上层鱼类大多寿命较短,不捕捞也会死亡,休渔范围从北纬12度以北,都不能开展渔业作业,这大大浪费了渔业资源。

  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总工程师陈积明,曾参与休渔制度的制定。他认为,休渔制度有效地保护了近海渔业资源,但针对南海渔业资源目前开发仍不足的情况,这个休渔制度的规定的确有不合理之处。“其实,休渔制度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那时候规定近海40公尺、水深40米,禁止拖网作业。只不过,那个时候休渔的范围没有现在的规模大,范围也比较窄。”陈积明认为,现行的休渔制度,对海南渔民损害较大。

  有多年南海作业经验的三亚榆丰渔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鸿家说:“一个休渔制度实行下来,海南渔民从过去海上4个月的作业时间缩短至3个月,年产量也降低约60%。”由于产量降低,工人收入也大大减少,导致很多渔船雇不到船员和渔民,不得不停止作业,泊在港湾。

  陈积明认为,要开发南海渔业资源,就应当根据生产实际对现行休渔制度进行调整。他说,海南渔民作业的方式主要是灯光围网作业,捕捉的主要是中上层鱼类,这些鱼群生长期短、繁殖力强,目前的捕捞作业量对南海渔业资源影响不大。

  林鸿家建议,适当地缩短休渔期,每年3-4月,是鱼类繁殖的高峰期,他希望能将南海的休渔期提前到每年4月份以前,将休渔范围从北纬12度以北缩小至北纬17度以北,或者北礁附近。

  近岸保护  恢复资源

  远洋开发  利用资源

  渔业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仅以海南为例,2010年全省海洋捕捞产量108.3万吨,海洋捕捞产值98.7亿元。

  “目前,我国对于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远远不够。”李向民给记者举例算了一笔账,该所对西中沙海域鸢乌贼调查就发现,南海一年四季都有鸢乌贼出现,其中3-6月为旺汛期,估计每年可捕资源量达147万-195万吨。“根据西中沙海域渔业发展潜力评估,海南至少可以再增加1450艘渔船,用于开发南海牧场。这样,每年可新增渔业产值41.2亿元。”

  据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的调查表明,西中南沙经济鱼类以金枪鱼类、笛鲷科、石斑鱼类、鲳鱼、马鲛鱼为主。据专家初步评估,仅鸢乌贼一项,南海的资源量达1000万吨以上,而鸢乌贼是名贵鱼———金枪鱼的饵料。

  南海渔业如此资源丰富,开发却不够;近岸渔业资源枯竭,海南省大部分渔民仍在近岸作业。据了解,海南省捕捞渔船已达2万多艘,但绝大部分为小型近岸渔船为主,捕捞渔业产业层次低,因捕捞过度和环境变化,海南近海渔业资源已呈衰退趋势,绝大部分传统优质经济品种已难形成生产群体,多数经济种群主要由1龄以内的幼鱼所组成。

  根据在南海的调查结果,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建议:调整捕捞结构,降低捕捞强度,调整休渔制度和柴油补贴制度。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和扶持制造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捕捞等捕捞中上层鱼类的船只,鼓励出远海,并建立补给基地,起到避风港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大降低近海捕捞强度,严禁拖网作业并取消近岸作业的拖网渔船油补,将小船改大船,拖网改钓业、刺网等方式进行,增加灯光围网、灯光罩网油补,特别加大去西中南沙的油补额度,构建起“养护近岸资源、开发远海资源”的新捕捞格局。

  不过,可喜的是,海南在深度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方面,已迈出了有力的步伐。不仅政府扶持渔民造大船出深海,加强远洋捕捞,还有一些养殖公司,开始在南海开展海水养殖业,比如我国海水养殖专家林载亮,就在美济礁开展人工网箱养殖,养殖龙胆石斑鱼、军曹鱼等名贵鱼类;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也在西沙群岛永乐环礁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利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2840 关键字:渔业,南海,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海洋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