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一些汕籍水产企业“进军”闽南发展迅猛,生产一派繁忙。
闽南和潮汕地缘相接,密不可分,是南海边上一对“亲兄弟”。
一直以来,两地业缘相类,在海洋渔业及水产养殖、加工、贸易等方面更是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走出了一条共赢共荣的区域协作之路。
近期,“根之旅”采风团从汕头奔赴诏安,再辗转东山等地发现,最近几年来,一些汕籍水产企业相继“进军”闽南,并乘着海西战略不断推进的东风“扬帆”做强做大,有的已快速成长为当地的水产加工“航母”。
“外来户”坐了头把“交椅”
作为闽东南重要的渔场和福建南部最大的水产品养殖捕捞及加工基地,诏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水产品引来不少水产加工企业聚集“落户”。近年来,到闽南地区投资兴业的汕籍水产企业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已成为诏安民营企业的“领头羊”。
“目前我们这里已有8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其中海利、安邦、燕锋三家大型水产加工企业单体冻库库容进入漳州市前十位,年加工能力28万吨,占漳州市三分之一。”诏安县委办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在这三大水产加工“巨头”中,诏安县海利水产和漳州市燕锋水产都来自潮汕地区,年度纳税均超3000万元,在全县勇夺第一、第二名。由汕头人投资的海利水产已是连续4年成为该县第一纳税大户。
诏安是海西前沿平台,“海西效应”助推了这些水产企业快速成长。汕头企业家丁建明在诏安四都镇投资8000万元创办的海利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仅两年就发展成集水产养殖、冷藏、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产品全部出口,年创汇达5000万美元以上。早在2008年,该汕籍水产公司便成为诏安首家纳税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
据海利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建明介绍,近年来,诏安海利水产有限公司还先后增资扩建1.3万平方米的冻库和4000平方米的厂房,并继续增资或与其他股东合资新建洋利水产、五公子食品、中灿包装等项目。
海西良好的发展态势使企业增加了投资信心,在海利水产及燕锋水产等一批龙头企业的“聚集效应”下,近年来,又有富海、新万亚等汕籍水产品加工项目落户诏安,并快速成长。
汕漳“结对子”实现双赢
凭借海岛、口岸资源优势,同样毗邻潮汕地区的闽南东山县“海洋经济”文章也越做越精彩。目前,东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00多家,去年出口值占漳州市水产品出口值的61%,名列福建省各县(市、区)榜首。在东山众多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中,也不乏汕籍水产品加工企业的雄姿。
早在2001年底,东山龙生水产制品有限公司便成了汕头“水产加工军团”“挺进”闽南地区的第一家水产加工企业。这家汕籍水产品加工企业利用东山及周边海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使用国外技术设备,主要从事冷冻鱼糜及水产品加工,是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技术产品加工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同行业中年产值和出口最大的鱼糜生产企业,目前产品畅销国内外各大市场。
为了促进汕闽海洋渔业及水产养殖加工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两地无论是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还是相关从业人员,一直以来均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在前往东山等闽南地区调研汕籍水产品加工企业期间,汕头市水产行业协会还与漳州市水产品加工与流通协会进行“结对子”。双方将携手更好地发挥两个重要沿海城市的水产加工技术优势,增强汕闽水产品加工流通和进出口贸易的合作,实现双赢共荣。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