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里的达氏鲟,濒危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专栏作者:刘鉴强
长江特有珍稀鱼类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因为一系列巨型大坝切断长江,特有珍稀鱼类只剩最后一个避难所了。但中国人杀兴正浓,现在又要修重庆小南海水电站来破坏最后一个保护区,将长江特有珍稀鱼类斩尽杀绝。
部分科学、环保工作者大声疾呼,呼吁不要因一个工程而将数十种存在数十数百万年的生命物种屠戮一尽。他们的呼吁和严峻的事实引起很多关注,但仍有人漠不关心,似乎也尚未改变有关部门的决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长江鱼类离他们似乎太远了,“鱼类灭绝,与我何干?”
人类这一态度源远流长。许多年前,在争论大坝建设利弊时,有反对方警告大坝会灭绝野生鱼类。一位支持建坝的水电工程“泰斗”级人物就曾不耐烦地说:“人不吃鱼,会死吗?!”
他的意思是,你们想保护鱼,不就是为了吃嘛。即便死几条鱼,人从此不吃,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在很多人头脑中,根本没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念。当然这也不怪他,人类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来看待其他生命,已是千百万年的惯性,不能一时改变。但事实是,正是以人类利益为中心这一点出发,我们必须保护长江鱼类。
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人不吃鱼,会死吗?”
答案是:很可能会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方式问题。
一直从事长江保护的郭乔羽博士说,小南海电站最直接威胁的是中国人主要的鱼肉蛋白来源――四大家鱼。四大家鱼受三峡大坝影响,鱼苗发生量已经减少96%。如果长江上游再受影响,四大家鱼的基因资源会遭严重破坏。中国人吃鱼不依靠野生渔获物,但养殖的鱼要依靠野生的基因资源不断更新、补充。
生物野生基因对人类有重大意义,比如说,袁隆平发现了海南三亚野生稻的一个不育基因,根据这个特别基因,他把水稻“三系”体系建立起来。没有这个野生稻的基因株,就不可能有高产的杂交稻。
“人不吃鱼,会死吗?”这个问题到了袁隆平这里,可以换成:“没有野生水稻,人会死吗?”
他很可能这样回答:“人不会立即死掉,但活起来会更艰难。”但粮食危机会饿死人,这毫无疑问。
野生鱼类基因同样是对人类有重大意义的自然资源,但人类却要为了一个寿命只有数十年的电站而毁掉这一切。更重要的是,野生资源一旦毁灭,即无法恢复。这不像电源开关一样可由人类自由操作。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家宽教授说,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依赖于两个环境,一是氧气、水、温度这些无机环境,二是有机环境,也就是生物多样性。中国政府签约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有一个重要命题: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跟领土、领空、矿产一样是国家的宝贵资源。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像空气和水一样。用更明白的话来解释――人类生存依赖于其他众多生命的存在。人类与众多生命结合成长长的链条,相互依存,我们的生存才有可能。其中任何一个链条断裂,特别是被人类破坏,都有可能引起人类自身的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灭绝长江鱼类,几乎就是间接自杀。
我们必须小心再小心地对待其他生命。长江鱼类的危机比大熊猫、藏羚羊等公众熟知的生物严重得多,而长江鱼类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大熊猫、藏羚羊等珍稀物种。鱼类灭绝,养育中华民族的长江也就死了。长江和中国的所有河流一死,我们的死亡还远吗?
请高抬贵手,给鱼类一个活下去的机会,给子孙一个有生命的长江。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