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梁平县袁驿镇副镇长郑权怎么也想不到,看似虚无缥缈的互联网竟有这么大的“魔力”: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偏远的乡镇就发展起了1250户养殖户,他们去年为重庆、成都的集团客户“定制”养殖了20万只“西山原生黑鸡”,这些养殖户的户均养殖规模虽然只有区区160只,但户均增收却达到了惊人的7300元。
一个网络交易平台,把散户组织成产业大军
袁驿镇与四川省大竹县交界,是梁平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从重庆主城乘长途客车去袁驿镇,客车并不走重庆境内的长万高速,也不在梁平县城下道,而是走渝邻高速,绕经四川大竹县,这样反而能节约半个小时。
袁驿镇还是梁平农业发展条件最差的乡镇之一。梁平因“平”而出名,全县70%左右的幅员面积都属平坝地区,但袁驿镇却在这70%的范围以外,是全县少数几个山区乡镇之一,其所在的山区亦被梁平当地人称之为“西山”。
郑权告诉记者,正因为各方面条件都不占优,当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时,可让他这个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犯了难:镇里能发展什么样的农业产业项目?如何才能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也算机缘巧合。成都拉土拉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肖章勇正是袁驿人,他将一种全新的“定制”农业经营模式带回了家乡。
简单来说,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一种结合。以袁驿镇生产的“西山原生黑鸡”为例,黑鸡养殖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成百上千的农户按照传统的林下养殖模式进行散养,每亩林地的养殖规模不超过100只,喂养周期长达半年左右,只喂粮食不喂饲料,即所谓的“有机农业”或“原生农产品”。黑鸡的销售则通过公司的网络交易平台完成,略有不同的是,他们交易的是“生产任务”,即公司先与客户签“订单”,再把“订单”下发给基地农民,农民按照标准进行生产。
为确保客户定制的黑鸡确实是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不会收到假冒黑鸡,公司还建立了一套“智能保真系统”,可使客户监控、追溯生产全过程。
记者在叶岩村八组眭世江的黑鸡养殖基地看到,他在自家4亩林地所养殖的400只黑鸡,每只鸡的脚上都套了一个黄色的脚环。据称,这种脚环不砍断鸡腿是取不下来的,每个脚环都装有一张智能芯片,里面记录了这只鸡由谁定制生产、在哪个地方由谁养殖、哪一天开始喂养、哪一天出栏、哪一天宰杀、什么时候用过什么药等各种信息。客户在收到这些农产品时,只需扫描脚环,便可得到上述所有信息。
现在,公司正抓紧给各个养殖基地安装摄像头,到时,客户只需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就可以实时观看自己所定制黑鸡的喂养环境及生长过程。
“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一是解决了城市高端客户想买有机农产品、但不一定买得到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农民生产出有机农产品却卖不起价、效益不高的问题,直接建立了买卖双方的快速交易通道。”肖章勇说,来自成都、重庆等地的酒店、宾馆、企事业单位等集团客户,去年共定制20万只“西山原生黑鸡”,今年预计超过100万只。
这种方式也给养殖户带来了惊人的经济效益。眭世江告诉记者,他养殖的首批400只黑鸡在去年8月出栏后,公司给出了34元/公斤的收购价,比当时的饲料鸡和农村土鸡分别高出18元和12元,扣除各种成本,每只鸡可得纯利润46元,比喂饲料鸡高出20倍以上。现在,他已将另外4亩退耕还林地利用了起来,每块林地一年养两批,一年就可出栏1600只鸡,实现纯利润7万多元。
郑权感慨地说,在林地资源丰富的袁驿镇,林下养鸡是当地的一种传统养殖方式,几乎每家每户都在这样养鸡。但在过去,农民养出的鸡只供自家食用,连副业都算不上,经过网络整合后,现在却成了一项主业。他算了笔账,若今年实现100万只黑鸡养殖规模,全镇4000多户农民就基本可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的目标。“这哪里是在养土鸡,分明是在养‘凤凰’嘛!”他得意地说。
一条信息直通渠道,可借“千万铁牛”为我所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农委农机监管处调研员王伟告诉记者,要不是运用信息技术发展跨区机收,重庆的水稻机械化收割水平可能要落后七八年。
已从事农机推广工作30余年的王伟说,我市是从1988年开始开展水稻机收试验示范的,采用政府出资的办法先后引进过“碧浪”、“桂林2号”等国产收割机和洋马等日产收割机。但经过整整10年,一直到1998年,重庆仍旧没有走出试验示范阶段,全市的水稻机收面积只有数千亩规模,农民购买联合收割机的数量为零。
也就是1988年,江苏为推广当地日资企业生产的“久保田”、“洋马”等联合收割机,开始鼓励当地农民购买收割机,并组织他们到全国各地参与小麦与水稻的跨区机收。短短几年,他们的足迹便遍及华东平原、华中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等几大粮食主产地。
而在这个过程中,重庆始终只是一个过路之地。机手在每年7月底收完江苏本地的早稻后,就乘滚装船在万州上岸,直奔成都平原收割中稻,9月份再回头到湖北参与跨区机收,没人愿意顺路在重庆收一把再走。
2003年,市农机部门派员前往江苏,与当地的农机部门和机收作业队进行对接,达成了前来重庆参与跨区机收的协议。这一年,来自江苏的36台联合收割机在梁平“刹了一脚”,收割水稻1万多亩,使我市水稻机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04 年,到我市参与跨区机收的收割机猛增至500台,范围也扩大至垫江、梁平两地。这一年,我市水稻机收面积虽然猛增至19万亩,但也暴露出了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严重问题:因机手主要由农机部门干部组织前往各地参与机收,2003年只有30多台收割机时还好对付,当2004年达到500台时,农机干部根本忙不过来,从而导致了机手找不到业务、农民找不到收割机的局面。这一年,来重庆参加跨区机收的外地机手,一半以上出现了亏损。
“若不及早解决这个问题,新生的跨区机收极有可能夭折!”王伟说,2005年,当时的市农机局建起了“重庆农机化信息网”,并在网上开通了“跨区机收直通车”,将各区县各乡镇计划机收的面积、机收时间、需要引进的联合收割机数量、机收期间的天气预报,以及各区县农机部门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联系电话、各村负责联系机收的干部的电话等,一一登载在上,从而实现了跨区机收服务队与各乡镇乃至各村的“精确对接”。
自此以后,我市水稻机收迅速进入市场化阶段,政府基本不组织外地机手,但来我市参与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越来越多、机收范围越来越广、本地购机农民越来越多。去年8月至9月下旬,共有6000多台外地联合收割机和2000多台本地收割机参加水稻机收,机收面积达到350万亩,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1/3以上,共为农民节支近9亿元。
变自发发展为整合发展,形成全国最大的农村信息化平台
在市经信委经济信息化处处长易小献看来,梁平县袁驿镇的黑鸡网络交易平台和农机部门的跨区机收直通车,只是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斑”,从中既可看出我市农村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态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也能看出我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不足之处。
他说,重庆的农村信息化迅猛发展态势是从2000年前后开始的。那时候,以互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产业发展至一个“高潮点”,国家启动实施了“金龙”、“金保”等一批“金”字号农村信息化工程,市政府专门成立信息产业局,推进社会信息化工作。
自此以后,几乎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区县、各大运营商都参与了重庆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村通电话”、“村通宽带”、“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一系列农村信息化工程,且投资十分巨大。统计显示,仅在1999年至2006年,重庆电信就投入80亿元进行农村通信建设,使重庆市100%乡镇、94%以上的行政村开通了固定电话,村通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不仅大幅度提升了我市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信息化应用也初具规模。
数据表明,到2009年时,我市的光缆、宽带已覆盖了所有乡镇,行政村光缆通达数为2075个,行政村宽带通达数为4250个,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农村家庭基本实现了“户户有手机”;各部门、各运营企业共建立了1000多个农业信息服务站,并建立了“农业信息网”、“农信通”、“农网广播”、 “农业新时空”等信息平台,开通“12316”、“12396”、“12582”、“11896”等语音热线,日均发布信息超过200万条;各行业、各部门还建立了100多个农业农村网站和50多个专题数据库。
易小献说,重庆农村信息化的前期发展,就像袁驿镇的黑鸡网络交易平台和农机部门的跨区机收直通车一样,以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区县、各大运营商乃至工商企业自发发展为主,它们各自为阵、“群雄”并起。以运营商来说,移动公司开通了“农信通”,联通公司开通了“农业新时空”,电信公司开通了“农网广播”;以部门来说,市委组织部开通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市农委建立了“农业信息网”、开通了三农呼叫热线“12316”和“12396”,市商委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
易小献认为,农村信息化的这种各自为阵的自发发展模式,带来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有效的联动机制,好象是大家都在修路,但互不相连、都是断头路,不仅造成大量重复投资,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解决不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宽带虽然进了村,却入不了户,农民普遍没电脑、上不了网,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和能力仍旧薄弱,各种信息虽然“铺天盖地”,但入户率不高、覆盖率低。
要想推进重庆农村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亟需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一个统一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以形成可覆盖广大农户、政府各级涉农部门、基层政府、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专家的农村信息化体系。
在此背景下,市政府于2010年1月出台了《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与推进模式,决定按照“政府引导、 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三农”的原则,将中国移动在重庆集中建设、服务全国的“12582农信通”作为我市统一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打造我市农村信息化体系。
易小献称,仅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 12582农信通”就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村信息化专业平台。目前,该平台不仅覆盖了全市100%的乡镇、75%的行政村、330万户、1000余家涉农企业与专业合作社,还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00多万农户。不仅成了全市性的农村信息化专业平台,还为打造全国性服务农村信息化专业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易小献认为,“ 12582农信通”这支“劲旅”的崛起,标志着我市农村信息化已进入整合发展、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将在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户万元增收、缩小“三个差距”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