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山东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通过国务院批复以来,保护区管理局不等不靠,多措并举,加强科研宣教能力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科研宣教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完善各项制度增加科研宣教的规范性。坚持以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约束激励队伍,结合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了管护、科研、监测、考勤、宣教等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从而使保护区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是借助外智外力,加强内联外接。牢固树立“科技建区”的思想,针对当前保护区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充分借助外智外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内接外联,继续深化合作关系。保护区作为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学科研基地,开展了多项科研合作活动并实现成果共享,自身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人员队伍得到了锻炼。去年,保护区积极参与了由环保部组织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勘查,向环保部提供了我保护区的基础情况、生态环境等基础数据资料。积极探索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建立战略化合作关系,争创国家级海洋生态工作站。
三是加强人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实行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通过自学、专家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迄今为止,保护区已多次派员赴河北昌黎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等兄弟保护区参观学习。利用与中国海洋大学的技术合作协议,邀请海洋大学的专家教授针对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分期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四是扎实开展灵活实用、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为使当地企业和群众真正认识到设立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持续开展了灵活实用、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组织编印了涉海类法律法规选编,用专门版面宣传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在保护区的显要位置安装了2块大型宣传牌,向广大群众介绍保护区的相关知识,展示保护区的工作成就。多次在县城人民广场和保护区临近村庄、集镇组织大型的宣传活动,制作保护区宣传版面,进行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讲,播放警示案件,最大限度地解决保护区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矛盾,提高了群众对保护区的认可度和参与保护的自觉性。目前,保护区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保护区科普展厅和保护区网站,以提升贝壳堤岛与湿地的知名度。下一步,将积极申请湿地生态修复和海洋环保项目,力争“贝壳堤岛与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批复实施,构建湿地植物、滩涂贝类潮间栖息地及近岸水体组成的滨海立体生态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