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电力、交通航运、海洋海岸建设等工程对渔业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沿海沿江污染排放量居高不下,主要渔业水域均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资源养护和渔业生态安全监管也面临巨大压力。
上述农业部官员表示,除了渔船管理存在的问题外,近年来渔业水域污染事件频发,大连石化工厂爆炸、蓬莱19-3油田溢油等重大污染事件对渔业资源和养殖渔民的利益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在有些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内,未经环评或者没有补偿到位就直接开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面对这些情况,渔政队伍积极应对,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暴露出一些地方渔政机构不敢执法、处理不规范等问题,渔政机构要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要敢于执法,坚决查处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行为,稳固构筑渔业水域生态安全。
据农业部渔业局提供的信息,下一步农业部将组织制订海洋、湖泊、河流类型的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管理规范,涉保护区工程对水生生物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将借鉴蓬莱19-3溢油事故赔偿的经验,建立健全水域污染应急和调查处理机制、工程建设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渔业资源调查和水域生态环境监测。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共有渔政执法机构2910个,渔政执法及相关人员3.5万人,全国渔政执法督察机制也基本建立。从专项执法到部门间常态化联合执法,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监管的手段不断丰富、执法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但渔政执法还面临许多难题,内陆地区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单一、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海上暴力抗法案件增多。近年国家和地方共同加大了投入,使渔政执法设施不断增加,执法装备有所改善,执法手段进一步增强。但由于起点低、欠账多,同日益繁重的执法任务相比,我国渔政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的整体规模、装备水平和保障能力仍比较落后,问题仍然突出,是当前制约渔政有效履行职责的“瓶颈”。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