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启东市的海洋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常见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虾、蟹、贝、藻类不下300种,自古有“日产一头金牛”之说。2011年,全市渔业总产量达到35.34万吨,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渔业一二三产总产值96.54亿元,比上年80.45亿元增20%。其中海洋捕捞20.44万吨,占南通市的半壁江山,在全省则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取得这些成绩,关键在于在启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上级渔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市广大渔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落实了渔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努力实现"八个化",从而使渔业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独特景象。”启东市海渔局崔林江局长如是说。
作业结构合理化,新老作业实现华丽转身。长期以来,帆张网一直是该市海洋捕捞的传统作业,其年产量占全市海洋捕捞总产量的80%左右。由于现行帆张网结构装置不甚合理,网目尺寸偏小,对渔业资源的杀伤力较大,已被国家列入控制和限期淘汰的渔具系列。为此,启东市海渔局和市老科协海渔分会开展了单锚疏目张网捕捞技术这一新渔具新渔法的试验,其预期目标为:达到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的目的;经济幼鱼释放率较现有张网提高25%以上;移锚、破网率较现有张网下降35%以上;经济效益高于现有张网。目前,该项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实现传统作业向新作业的华丽转身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效渔业规模化,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成为渔民自觉行动。近年来,启东高效渔业呈现集约化、优质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效渔业规模化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5万亩。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亩效益超3000元的有8.6万亩,超5000元的有4.2万亩,超1万元的有0.5万亩。标准化生产程度进一步提升。该市先后参与实施了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3项,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项,制订省级地方标准8项,池塘的标准化程度不断规范,养殖效益不断提升。渔业装备进一步优化。增氧机已得到普及与推广,微孔增氧设施面积超过1万亩。娃娃鱼与沙蚕的工厂化养殖开创了省内的先河。钢架大棚的集约化养殖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迅猛。全市已建成标准化河沟养殖示范村105个,有效地带动了高效淡水渔业的健康发展。继2008年11月7日央视7套节目介绍了启东市东方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养殖新品种半滑舌鳎的成功经验,及2010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吕四海蜇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单后,2011年10月2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在“走基层”专栏中,以近8分钟的时间,又报道了该市吕四港镇渔民袁海兵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加快发展高效渔业,成功实现增长方式转型的事迹。
现代渔业低碳化,增碳汇、减碳排成为渔业发展新潮流。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国内外掀起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启东结合海洋渔业发展实际,一是加快发展以贝类、藻类养殖为主的碳汇渔业。根据启东市老科协海渔分会的建议,重点发展贝类的底播养殖和紫菜的浅海插杆式、浮流式养殖。二是做好渔船节能减排工作。抓住“十二五”期间更新改造大马力渔船的契机,通过对捕捞渔船换代升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三是增殖放流增碳汇。加大对近海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鱼、虾、贝等苗种的放流量,扩大增殖放流的覆盖面,达到增碳汇的目的。
科技入户常态化,渔民钱袋子不断鼓起。通过渔业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示范户达420户,示范面积1.1万亩。据统计,户均亩产量比周边养殖户增16.3%,户均亩产值增16.8%,户均效益增16.4%。辐射带动周边渔(农)民6300户、辐射面积89221亩,户均亩产量比前三年平均增11.3%,户均亩效益较前三年平均增13.8%。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工程的实施进程。
渔港设施现代化,吕四渔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东方大港。在吕四渔港于2010年8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文明渔港”的同时,启东市进一步加大了吕四渔港经济区建设的力度。渔港经济区用海总面积为1290公顷。项目建设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进行初步设计,设计范围为如意大道东侧渔港范围的水工建筑物工程,包括大港池岸线、三个小岛岸线、连接小岛引桥、港池挖泥、陆域形成等。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原则,工程完工后,可增加渔用码头岸线8公里,新增可建万吨级以上栈桥码头的海岸线6公里。吕四渔港扩建工程竣工后,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方略》中将吕四渔港建成东方大港的设想,将实现百年梦圆,化作活生生的现实。
海洋环境生态化,将海洋人为污染降至最低。多年来,启东市坚持以抓好海洋捕捞渔用废旧电池回收为抓手,创新海洋环境保护平台。全市在8个渔业村和6个群众渔港设置了14个废旧电池回收点,向全市360多艘帆张网渔船发放了渔用废旧电池回收登记卡,近6年来已回收船用废旧电池110万余节,有效地减轻了对海洋造成的人为污染,为促进人与海洋的和谐相处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市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水生动物保护纲要,其保护鲸类水生动物的事迹曾引起中央电视台和东方卫视、《扬子晚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
安全监管科学化,为渔民生命财产系上安全保险带。近4年来,启东市对渔业安全生产实行科学化监管上,始终坚持做到八个到位:加强领导,工作机构组建到位;突出重点,三化(公司化组织、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管理实行到位;强化宣传,安全教育培训到位;规范管理,救助网络覆盖到位;加大投入,通信设备保障到位,市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渔业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渔船身份识别系统、电子气象屏、船载通讯、AIS避碰系统和卫星定位终端的建设,其中FT-808单边带466台,FT-801对讲机852台,北斗卫星定位终端504台,AIS避碰607台,重点港口监控系统2套,CDMA通讯手机69台,远程会议视频系统1个;夯实平台,渔业互助保险到位,出海渔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额由原来的20万元/人增至30万元/人,渔民和渔船参保率达100%;健全制度,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严格执法,“三无”船舶整治到位。从而有效地为出海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系上了保险带。启东渔业安全生产“三化五覆盖”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政府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全省安全生产会议上介绍。
渔政执法文明化,“文明执法窗口”凸现品牌效应。曾连续三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的启东市渔政执法大队,在渔政执法中坚持做到规范三项制度: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亮明四块牌子:岗位职责牌,办公场所指示牌,外出留言牌,身份牌;做到“五个一”:说好每一句话,接好每一个电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位工作对象,做好每一天工作。努力营造优质服务环境,精心打造文明执法品牌,展现渔政队伍一流风采,树立渔政执法人员良好形象。近几年来,启东渔政积极配合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加强对吕四渔场小黄鱼、银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其成效已开始显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队先后79次参加海上渔业抢险救援活动,救助遇险人员575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20多万元。
奋斗结出丰硕果,渔兴东疆满眼春。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市干部渔民的共同努力下,启东市创下了10多项全省第一,海洋渔业不仅是启东成为“海洋经济之乡”的一张靓丽名片,而且使渔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给渔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该市也因此而跃入全国渔业百强县行列,荣获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奖,被评为全国水产品生产先进县、全国渔业伏季休渔先进集体,2011年又被评为全省渔业工作先进单位。在新的一年中,他们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更新的精神面貌、更好的“三创”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