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海冰封锁港口、航道,北粮南运、电煤外运受影响;锚泊舰船走锚,船舶挤压受损;两万亩养殖区一夜冰封,渔民休渔无法出海……
去年12月1日,辽东湾出现初生冰,随后黄渤海海冰冰情持续发展。今年1月30日,辽东湾和黄海北部海冰冰情均达到蓝色警报级别。受持续冷空气影响,黄渤海海冰冰情加剧,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一度达66海里。 2月9日,冰情开始缓解。
在海冰侵袭范围内,渤海和黄海北部浅水养殖和捕鱼业迅速发展。沿岸有许多优良港口,交通运输,尤其是煤炭、粮食的海上运输极其繁忙。这也使得这次黄渤海冰情对当地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
【北粮南运】
“最冷”海港力保北粮南运 北纬40°17,这个数字让营口港成为我国纬度最高、冬季最寒冷的海港之一。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营口港也是我国北粮南运的重要港口,而近期肆虐辽东湾的海冰,给北粮南运的货物装卸和运输带来很大困难。
●每天运来1.5万吨粮食 2011年,营口港粮食中转量超过1100万吨,成为我国目前粮食中转量最多的港口。营口港到港的粮食种类以玉米、大米、大豆为主,全部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随着去年东北地区粮食大丰收,从去年10月份以来,每天都有近15000吨粮食通过铁路、公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里,再通过港口的专业化粮食码头装船,运往华南、江浙等南方地区。
不过,随着气温持续偏低,今年2月初,辽东湾海冰面积超过14000平方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出近3000平方公里,浮冰范围达到65~75海里,对粮食的装卸和运输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月8日,辽东湾拉响今冬第3次海冰蓝色警报。2月9日,海冰覆盖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占辽东湾总面积57%以上。
据营口海事局勘察,营口辖区海冰面积、厚度迅速增加:营口老港区灯船锚地附近冰厚约60~70厘米,巡航船无法靠近;鲅鱼圈港区大轮锚地冰厚达到40~50厘米,不适宜锚泊;鲅鱼圈港区航道有大量碎冰,冰厚30厘米以上;鲅鱼圈港池内有大量堆积的碎冰,影响船舶靠泊。
●辽东湾最大海巡破冰船出动 受海冰影响,营口辖区大轮锚地和小轮锚地已不适宜锚泊。冰压容易导致走锚,营口海事局开辟20海里报告线附近为临时锚泊区。
2005年下水的“海巡0283”号,是辽东湾内目前破冰能力最强的一艘专用海巡破冰船,达到2200马力。这艘海巡破冰船每天至少出港一次,除了破冰引航,还要检查航道上的浮标灯是否在正确位置上。在港池到外锚地之间的航道上,以往使用的30多个航标灯已被替换成7个专用冰浮标灯。
除了“海巡0283”号,营口港在港池和锚地之间,每天安排2到4艘大马力拖轮24小时昼夜值守,为没有破冰能力的轮船引航。尽管运送粮食的多为大型船舶,不会因为海冰影响通行,但是因为需要拖轮破冰引航,耽误一些时间是无法避免的。
据介绍,破冰拖船的马力达到4800,对付四五十厘米厚度的冰没有问题。大船进出港时,抗冰、破冰能力很强的拖船在前边引领,把大块的冰压碎、分开,清理出一条航道。在拖轮后面,大船在前,小船随后,10余艘船集中编队航行。一般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引航任务。
【电煤运输】
海风吹来浮冰 袭扰河北三港 从1月中旬开始,河北一些海域陆续出现海冰。进入2月,海上浮冰达到高峰。其中,秦皇岛海域海冰覆盖整个港池约80%,海冰范围约16海里,锚地浮冰最厚达13厘米。唐山港、黄骅港也有大量海冰存在,海冰厚度一般为8厘米,对电煤运输造成很大影响。河北出动拖轮近千艘次清除海冰,引航进港船舶千余艘,完成煤炭吞吐量4000多万吨。
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秦皇岛海域的海冰比去年严重,对海上航行、渔民作业等都构成了一定影响。秦皇岛海域内的海冰大多来自辽东湾,是在海流和海风带动下漂浮过来的。由于都是碎冰、浮冰,常常是随着海风漂来又漂走,所以对万吨巨轮的进出港没有什么影响,电煤等大型物资运输船舶可以正常航行。
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出海口。一期工程已建成2个5万吨级、1个3.5万吨级泊位,年输煤量可达3000万吨;二期工程建2个5万吨级、1个10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7000万吨。黄骅港港区内没有形成大面积的冰层,不过在外围附近海域,冰情相对复杂,曾出现厚度约30厘米的浮冰。海冰对一些小型船舶的进出港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用拖轮提前进行破冰引航。不过,运送电煤的万吨巨轮基本没有受到海冰影响。
唐山港分为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和丰南港区。曹妃甸港区承担“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京唐港区也在唐山港煤炭运输中发挥辅助作用。在唐山港京唐港区,大量浮冰积聚于港池、航道内,对船舶航行、靠离泊和港口正常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水产养殖】
两万亩养殖区一夜冰封 由于养殖区淡水注入率较高、盐度相对较低,因此结冰现象严重,给近海水产养殖带来不小损失。往年受灾较轻的胶州半岛南部沿岸,在零下13℃的气温下,两万多亩养殖区一夜冰封。
●垦利县直接损失千万元 在位于莱州湾的垦利县,海冰对养殖业造成较大影响。全县浅海贝类养殖面积42万亩,受灾面积为10万亩,受灾品种主要为四角蛤、菲律宾蛤、缢蛏、海螺、毛蚶等,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000多万元。
在荣成,六成养殖池塘出现结冰现象。荣成桑沟湾近海上万亩海区结冰,最大冰厚达到10厘米,许多木壳船被冻在海里或岸边。木质船体容易被海冰侵蚀、破损,当地渔民在边防战士的帮助下,用铁镐、铁锹等工具破冰,开辟航道,将渔船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烟台,海冰封住养殖池,海冰厚度达到4厘米,已有鱼类缺氧死亡。当地政府吸取往年经验,提前组织养殖户收获扇贝等海珍品,避免了严重损失。莱州等地的渔民同样反映,有了前两年遭遇海冰的经验,提前将鲍鱼和海参等贵重养殖品转移至温室,因此损失不大。
青岛红石崖街道大殷村码头是胶州湾沿岸海冰较重的区域,养殖户养的三成海螺因为冰封缺氧而死亡,同样被冰封的蛤蜊和海蛎子也要等到开春捞上来才能知道死了多少。
●海参吐内脏“自杀” 在旅顺渤海海域,三涧堡街道小黑石渔港到双岛湾街道艾子口渔港之间有浮冰,浮冰最大外缘线为4~5海里,海冰厚度在10~20厘米。旅顺的浮冰是从今年春节后开始出现,面积比去年同期的大,冰层较去年同期的厚。不过,旅顺浮冰海域只有海底魁蚶和海参养殖,没有浮筏养殖项目,因此海冰对当地渔业生产影响不大。
不过在辽宁葫芦岛,部分海参出现吐出内脏“自杀”现象。
据介绍,葫芦岛市近海养殖的多是多宝鱼、扇贝及海参等。由于正是冬季冰封期,滩涂养殖处于淡季,养殖户在入冬前便做好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虽然近期气温降低至-20℃,附近海域出现大范围海冰,但对利用地下井盐水在室内养殖的多宝鱼来说,基本没有影响。
不过,在兴城市海滨乡的个别海参养殖场,发生了海参死亡的情况。养殖场的水深一般为1.5米,按照往年的冰冻情况,这个深度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海参养殖要求。但今年的海冰冰冻比较深,水下还要垫加礁石供海参生存,所以1.5米左右深的养殖场就显得浅了。相关专家表示,因为冰层过厚阻挡了阳光并造成海水缺氧,无法“忍受”的海参则吐出内脏“自杀”。
【渔业捕捞】
渔船无法出海,每天损失上百万 在河北秦皇岛海域,海冰给当地渔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昌黎新开口码头有大小船只3000艘,年产值过亿元。往年,当地渔民一般都是在正月初四、初五就出海捕捞海蛏子,每艘船平均每天都能赚个三四千元,最多的能赚近万元。但受海冰影响,这些渔船无法出海,一天的损失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在山东莱州湾,海冰从2011年12月19日出现,比往年晚了五六天。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预计,莱州湾海冰要到2月20日左右才会消失,冰期61天,比往年长了4天,整个冰期结束比往年晚了约10天。去年,渔民过完年就早早出海,捕梭鱼、桃花虾、海肠。但是今年,出海的时间恐怕要拖到正月之后,一些在捕捞船上打工的人只好选择回家。
在对辽东湾西部冰情进行了实地调查后,辽宁省海洋环境预报总站海冰调查小组也发现,冰情较去年同期普遍偏重,各小型渔港按惯例停航,预计今年渔船出海的时间会较去年推迟几天。
【证券市场】
海产品养殖公司未受波及 海冰肆虐也影响到资本市场,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心渤海湾大面积封冻给海洋养殖业带来打击,相关上市公司因而受损。不过根据证券市场反映出来的消息,这种担忧没有成为现实。
在A股市场中,有多家从事海产品养殖的上市公司,其中分布黄渤海区域、受到海冰影响的包括獐子岛、好当家、壹桥苗业和东方海洋等。
东方海洋和壹桥苗业的相关人员均表示,海冰每年都会遇到,但因为海参产品属于深水养殖,因此公司都没有多大损失。
好当家有关人士介绍,海冰对海洋养殖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个体户。因为经济实力有限,个体养殖户倾向于浅水养殖,但这种养殖方式抗灾害能力较弱。而对于具有规模的海洋养殖户,因为大多采取底播的养殖方式,且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破冰、输氧,因此不易受到海冰的侵袭。
春节过后A股市场1月30日重新开盘,到2月10收盘,獐子岛股价从22.41元涨到23.49元,好当家从8.65元涨到9.08元,壹桥苗业从开盘29.78元涨到30.51元,东方海洋从12.03元涨到12.74元。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