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1年农业部授予839家水产养殖场、渔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第六批)”称号, 839家示范场养殖面积31.2万公顷,培育健康养殖示范户2.9万户,辐射带动周边20多万养殖户,年供应优质水产品59.4万吨,示范场命名数量和示范规模又创历年新高,取得“十二五”开门红。同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数量六年累计已达到2610个。
2011年农业部将推进创建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养殖企业(合作社)参加创建活动,各地活动成效显著,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养殖理念已深入人心,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持续升级生产设施设备、提高生产条件标准化。各地示范场将生产设施改造升级作为首要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不断增加投入。建成后的示范场场区环境整洁,进排水渠分设,电力容量充足,道路平整通畅;池塘布局整齐有序,进、排水渠(沟)分开,维护良好;配备了水质检测、病害诊断、废水处理和循环用水等环保设施,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均达到了示范场的创建标准。示范场创建活动促进了池塘标准化改造、养殖生态环境修复、工厂化循环用水设备升级等养殖基础工程的进展,全年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340万亩,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近14亿元,并实施养殖生态环境修复55个。山东、湖北等地还将示范场创建与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支持一些起点高、规模大、能力强的示范场,向现代渔业示范园区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养殖基础设施水平。
二、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提升生产过程规范化。各地示范场大力实践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积极推进贝藻混养、种草养鱼、生态低碳健康珍珠养殖模式等先进、适用生态健康技术,制定生产操作规范,规范养殖生产操作;均建立了苗种、饲料、兽药等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规章制度,2011年全年药残检测合格率100%。山西省组织编写了《团头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和《鲤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三个地方标准,就有效推进了该地区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
三、强化健全养殖技术规范、实现生产管理制度化。示范场不断加强生产制度管理的建立,均建立了《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和《水产品销售记录》等生产管理记录,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张贴重要的管理制度、技术规程等,定期对职工或成员进行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教育培训;销售的养殖水产品都附具《产品标签》,初步做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养殖产品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部分养殖场围绕质量安全要求制定了“健康养殖示范场质量控制措施”、“常用内服药及服用方法”等生产技术规范,并在场区张贴,有效规范了生产操作,养殖管理水平有极大提高。
四、努力扩展养殖技术服务,增强示范辐射规模化。据统计,示范场养殖综合生产效率均高于当地养殖水平,渔民年人均收入均高于当地渔民年人均收入,树立了高效、生态、环保的健康养殖典型。各示范场积极还主动为周边养殖户提供健康养殖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周边养殖渔民对健康养殖的认知程度和操作技能,全年培训养殖户8万人次以上,在周边社会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一些示范场场以“公司为龙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品牌、统一饲料、统一检测、统一物流,不仅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树立了健康养殖示范场的良好形象。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