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藻类蕨藻科的海葡萄,口感似鱼子酱咸咸的带有海味,有绿色鱼子酱之称,市场售价100公克在200~300元以上,澎科大及东港生技中心相继成功养殖。海葡萄商业化量产经营与国内消费市场能否开拓,是未来关注的焦点。
文/《养鱼世界》 郑石勤
海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水生植物,也是全球沿海居民不可或缺的食物和经济来源。在分类上,做为食用的海藻主要分属四个植物门:绿藻植物门(Chlorophyta)、褐藻植物门(Phaeophyta)、红藻植物门(Rhodophyta)及蓝藻植物门(Cyanophyta)。
全球海藻产量1,500万吨
台湾的海藻种类约有五百多种,主要分布于东北角、恒春半岛及澎湖、小琉球、兰屿、绿岛等海边岩岸地带。海藻具有独特的风味,富含胺基酸、矿物质等重要的营养成分。台湾海藻总产量大约在7,000 公吨左右,主要为龙须菜、紫菜、青海菜与石花菜。其中龙须菜(粗龙须菜)以陆上池塭养殖,紫菜(长叶紫菜)以浅海浮动筏网棚养殖,但是数量不多,仅有数吨,主要供人类食用(苏,2011)。
在工业上,海藻可做为生质燃料的生产工具,由海藻所提炼出来的各种藻胶更是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及日常用品上。在养殖上,海藻也是多种养殖贝类的食物。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的统计,全球海藻总产量约1千5百万公吨鲜重,总产值达74亿美元。自1970年以来海藻养殖年成长率约7.8%,一直在稳定成长。养殖海藻产量最高的是海带(Laminaria japonica,4.8百万公吨),其次为麒麟菜(Euchema spp.,3.8百万公吨)、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1.8百万公吨)、龙须菜(1.4百万公吨)与紫菜(1.4百万公吨)。东亚及东南亚是主要产地,东亚生产的温带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 大多作为人类食品;而东南亚生产的热带海藻(麒麟菜),则主要用来萃取卡拉胶(carrageenan)(苏等,2011)。
海藻要大量生产或者做为工业加工使用,还是得依靠人工养殖。在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是海藻养殖的主要国家,养殖的海藻以红藻及褐藻为大宗,养殖的绿藻较普遍的品种是石莼、青海菜及蕨藻,蕨藻类就是俗称的海葡萄。
海葡萄是高级食材
在日本冲绳,民众的餐桌上经常出现海葡萄(umibudo,海ぶう),一般认为海藻可预防血栓,对于高血压、脑溢血和糖尿病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海葡萄在日本、东南亚已经发展出养殖事业,在日本和菲律宾是餐桌上常见的生鲜美食。
台湾网络上贩卖的海葡萄多半来自日本琉球进口,主要作为生鲜色拉食材。这些是贸易商自日本琉球小量进口的长茎葡萄蕨藻及总状蕨藻西方变种,通常以小量包装贩卖,售价每100公克在300元以上,为相当高级的食材。
日本的久米岛海洋深层水、冲绳、宫古岛等的海葡萄产品有着较长的直立茎,在市场上也能卖到比较高的价格。在强力的市场营销策略下,现在说到海葡萄,就会联想到日本琉球。日本及菲律宾养殖的海葡萄品种主要为长茎葡萄蕨藻(C. lentillifera),韩国则为厚叶蕨藻(C. okamurae)。
进口海葡萄产品是经过蓄养再直接提供贩卖或经由网站通路订购销售,目前国内市面上仅有少数饭店及海产店可以见到海葡萄,市面上一台斤约为新台币1,500元。
台湾有17种蕨藻
蕨藻(Caulerpa)属于绿藻植物门,羽藻纲,羽藻目,蕨藻科,一般生长在日光可照射到的潮间带。全球约有三百多种,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台湾沿海调查的蕨藻品种约17种(施, 2008)。这些蕨藻主要分布在澎湖、东北角、恒春半岛及小琉球等区域,当地沿海民众会在海葡萄产季采摘食用,没有多余的量可以贩卖到市场。常见通称为海葡萄的品种有小叶蕨藻(Caulerpa microphysa)、长茎葡萄蕨藻(C. lentillifera)、盾叶蕨藻(C. peltata,同种异名:棒形总状蕨藻 C. racemosa var. laetevirens)、总状蕨藻大叶变种(C. racemosa var. macrophysa)及色当蕨藻(C. sedoides F. geminata),但只有前两者球状小枝才是呈圆球状(施建宏,2008)。
蕨藻的种类很多,但研究指出蕨藻外型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产生变异,这是蕨藻为了适应环境而有的特性,却也成为分类上的盲点,因此常有同种异名的情形发生。
蕨藻为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成熟时会行有性生殖,雌雄配子结合成接合子,约3~4个月就可长成完整的藻体,藻体主要分为直立茎、葡匐茎及假根。直立茎为光合作用的部位,葡匐茎向下长出须状假根,假根附着于礁岩、沙地形成藻床。蕨藻以尖端扩张生长,因此生长速度极快。
澎科大及水试所养殖成功
澎湖四面环海,水质良好,海葡萄在当地的沿岸都有分布。澎湖科技大学水产养殖系翁进坪教授接授本刊专访时表示,海葡萄是一种藻类,外型很像鱼卵,吃起来口感脆脆的,能做成各种的养生料理,特殊的口感也让吃过的人赞不绝口。澎湖科大自2004年开始进行海葡萄室内式研究,2007年研究成功并获得5项养殖技术专利,目前研发朝低碳及自动化研发,结合太阳能与计算机科技,建立养殖自动化温室,并在2010年6月透过报章杂志及电子媒体向国人发表研究成果及成品推广。
澎科大4年来,进行不同光照、温度、盐度及营养盐等试验,找寻出海葡萄最适合的培育条件。翁教授指出,控制适合之水温、光照及有机肥浓度,海葡萄培育只需四十天即可收成,每平方公尺可收成4~6公斤成品,平均日增重率为1.37%/day,平均日增长率为0.4cm/day,是一种成长快速藻类。
目前澎科大与业者进行技术移转,在澎湖内海虎井岛进行海葡萄养殖。由于澎湖海域无工业污染,不必投喂,约1个月至40天就能采收。
农委会水产试验所东港生技研究中心也从2006年起开始台湾蕨藻类之调查与养殖研究,2008年开始利用槽式养殖法培育海葡萄,并获得了良好的成效。在2009台湾国际生物科技大展农业生技主题馆暨农委会年终记者会展出。在2010年8月经农委会审查通过,9月9日公告「台湾小叶蕨藻-海葡萄养殖技术」非专属授权。
东港生技研究中心苏惠美博士指出,该所在2010年养殖的海葡萄产品已经达到A级品,所谓的A级品是指球状小枝密集、分枝少,长10cm及重量长度比0.18g/cm以上的直立茎,等级越高,市场售价也相对较高。
东港生技中心研究养殖的海葡萄品种是小叶蕨藻(C. microphysa),英文名:Sea grape,生长于低潮线附近,为台湾蕨藻属中比较难看到的品种,在恒春半岛、小琉球及东北角较易发现,不过会与其它海藻混生。
东港生技中心建立的小叶蕨藻槽式养殖模式,平均每30天收成一次,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直立茎高15~20公分,外型浑圆饱满、晶莹剔透,有如成串的葡萄。
海葡萄含多种必需胺基酸
日本人称海葡萄为健康长寿养生菜,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醣体、叶绿素、胡萝卜素及各种维他命矿物质,是低热量、零胆固醇的绿色健康蔬菜。到底海葡萄的营养成分为何?东港生技中心做了实验并委托屏科大农水产品检验与验证中心、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及杜夫莱因食品生技安全顾问公司,做了详尽的化验分析。
数据显示,海葡萄富含膳食纤维、钙、镁、钾、铁、锌、硒矿物质,并含有与乳品差不多量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胺基酸、维生素B2、Omega-3与Omega-6不饱和脂肪酸。
每100g葡萄蕨藻水分占97%,干体中膳食纤维占18%,蛋白质11%,脂肪1.47%,并含有α-次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有益人体健康的Omega-3与Omega-6多元不饱合脂肪酸。
苏博士表示,可食海藻的膳食纤维因其保水量、键结量、阳离子交换能、发酵性等生化特性,可以缩短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避免便秘的发生,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有害物质被吸收,减低癌细胞形成的机率。
海葡萄含有17种胺基酸,其中11种为必需胺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天门冬胺酸及麸胺酸,这两种胺基酸是海藻特殊香味和口感的来源。
不过,海葡萄的一些营养元素在烹煮后会遭到破坏,因此以生食为佳,可以保留完整的营养成分。
商业化生产的困难点
澎科大用非专属权利将海葡萄养殖技术移转给民间企业-海洋极品生技公司,在澎湖内海的虎井岛进行商业化生产,该场占地约200坪,设置50余个FRP桶养殖,以组合式养殖池展开海葡萄养殖工作,第一年的海葡萄成绩不错,1平方米每1~2个月可采收5~10公斤的海葡萄。
海洋极品在2010年7月底建构专属网站接受网络订单,在网络上销售澎湖原产的海葡萄。8月底增加了松青超市的实体销售管道,每盒售价300元。同时也接受八大电视台侯昌明主持的〝大特写〞节目专访,介绍极品海葡萄的养殖,并在高雄大立百货公司参与商品展售会。
国人对海葡萄相当陌生,海洋极品除了积极研发各种口味的海葡萄料理及吃法外,也积极的建立网络虚拟及店面实体销售管道。
不过因为采用室外池养殖,去年受到寒害影响,养殖池的海葡萄遭受到寒流冻伤。澎科大已经再度提供1~2百公斤藻种,协助该场复原,继续养殖。翁进坪教授说,室内池生产成本较高,但环境稳定,不受天然灾害影响。
对藻类养殖极有兴趣的大洋藻类小周表示,海葡萄在日本是相当受欢迎的健康食材,但国内消费市场对他仍属陌生。消费族群主要以食用为主,少量做为观赏鱼食物和水族缸内净化水质之用,只有极少数的海产店、日本料理店和饭店有开发这项食材,在市场普及度上,尚待开拓。
小周指出海葡萄产业的在国内尚有瓶颈待克服,如国内消费意愿不若日本,初期推广较不易、采收等后端处理费时费工、附着藻问题影响到海葡萄的外观和健康等。因此,国内海葡萄产业的成型,尚待努力。国内有些经销业者的海葡萄来源为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但质量极不稳定,价格也低些。
据了解,虽然市面上的海葡萄零售价很高,但进口质量参差不齐,且卖给盘商的批发价会被压低,甚至到一公斤只有几百元,对于费时费工的海葡萄养殖来说,在本地生产的产品得先让消费者了解其差异性及进行市场区分。
消费市场有待开发
目前海葡萄主要产地为日本琉球,在日本一年超过六百吨的需求量。而海葡萄的市场端零售价也高达1台斤1,500元以上,海葡萄养殖产业极具发展的潜力,未来如大量推广并进入商业生产,除供应台湾外,也可外销日本及中国等地。
但至目前为止,国内海葡萄的消费市场仍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仅在网络上有小量的销售。虽然国内也有业者拥有大量生产海葡萄的实力,却不敢贸然生产,除了因为生产成本不低以外,主要着眼点仍是市场接受度有待观察。网络上虽有贩卖自日本引进的海葡萄,但数量不多。
据了解,在国内曾经、正在或者计划从事海葡萄养殖、销售的民间企业还是个位数,其中不乏经营失败的例子。
目前有2家企业在和澎科大洽谈技术移转事宜,甚至大陆业者也积极的向澎科大寻求技术支持,但牵涉到台湾养殖产业的未来,目前澎科大对于大陆企业都保留技术层面,连技术文章发表都不发表,避免辛苦建立的海葡萄养殖技术外流。翁教授指出,台湾海葡萄养殖产业的发展要小心谨慎,不要操之过急。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